召集人:陈 翔、张炳森
学术秘书:鲁 铭
第2日——9月17日(周日),下午 |
|||
地 点 |
4层会议室8 |
||
时 间 |
报 告 题 目 |
报告人 |
单 位 |
主持人 |
周 震、曹达鹏 |
||
13:30 |
实验、计算模拟与机器学习结合的CO2还原单原子电催化剂研究 |
周 震 |
郑州大学 |
13:50 |
多孔材料的理论计算与表征 |
曹达鹏 |
北京化工大学 |
14:10 |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f energy chemical processes on multiscale |
刘芯言 |
电子科技大学 |
14:25 |
智能时代的能源催化材料理论与设计 |
胡素磊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4:40 |
电化学机制下石墨负极界面原子尺度理论研究 |
彭 超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14:55 |
电化学相场理论指导电极材料结构设计 |
张 睿 |
怀柔实验室 |
15:10 |
Exploring Highly Efficient Dual-Metal-Site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by First Principles Screening |
李 磊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15:20 |
亚纳米层状通道中的限域双电层电容 |
陈 滨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15:30 |
茶歇 |
||
主持人 |
王建国、张 伟 |
||
16:00 |
水电解合成双氧水及臭氧:从基础研究到应用 |
王建国 |
浙江工业大学 |
16:20 |
双原子修饰的碳基催化剂助力高效ORR和锌-空气电池 |
张 伟 |
吉林大学 |
16:40 |
非金属碳基电催化剂反应机理的计算模拟研究 |
李 波 |
沈阳师范大学 |
16:55 |
高性能离子电池材料的理论研究 |
于 彤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17:10 |
单原子催化剂电荷与自旋调控 |
王 静 |
燕山大学 |
17:25 |
碳球负载Pt物种在多硫化锂转化中动态变化及催化机制研究 |
戚聿杰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17:35 |
探究锂电池电解液黏度:计算方法与机制理解 |
姚 楠 |
清华大学 |
17:45 |
氮掺杂石墨电极的电位相关电双层结构 |
余乐耕 |
清华大学 |
18:00 |
晚餐 |
||
第3日——9月18日(周一),上午 |
|||
地 点 |
4层会议室8 |
||
主持人 |
徐维林、余 皓 |
||
8:30 |
能源催化过程单分子单粒子水平研究与表征 |
徐维林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8:50 |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构型敏感性 |
余 皓 |
华南理工大学 |
9:10 |
基于层间环境调制构筑层状碳化物插层电极 |
鲁 铭 |
吉林师范大学 |
9:25 |
Data-Driven Insight into the Reductive Stability of Ion–Solvent Complexes in Lithium Battery Electrolytes |
高宇辰 |
清华大学 |
9:35 |
茶歇 |
||
主持人 |
刘 晰、刘 伟 |
||
10:00 |
原子分辨二次电子成像用于催化剂纳米颗粒表面原子结构表征 |
刘 晰 |
上海交通大学 |
10:20 |
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noble metal and oxide support studied by in situ TEM |
黄 兴 |
福州大学 |
10:40 |
基于显微图像定量分析的气固反应催化活性溯源 |
刘 伟 |
中国科学院⼤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10:55 |
碳纳米管催化生长机理的原位环境TEM研究 |
张莉莉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11:10 |
低原子序数催化剂精细结构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学研究 |
陈隽楠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11:20 |
碳化钼形成机理原位解析及其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 |
王永钊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12:00 |
午餐 |
||
第3日——9月18日(周一),下午 |
|||
地 点 |
3层阳光大宴会A厅 |
||
13:30 |
大会报告、颁奖仪式及闭幕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