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分会场:流态化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年8月23日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
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委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召集人:刘梦溪、王军武、吴学成
学术秘书:闫子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3701359560,yanzihan2007@163.com
会场简介:流态化技术已经在石油化工、化工、电力、冶金、医药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创新、知识更新和智能化生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新型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流态化技术如何与信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并获得新的增长,如何将流态化技术引入新兴产业中并助力其快速发展?这都为我国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分会以“流态化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分会主题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等形式展开交流,面向广大从事流态化和颗粒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代表及研究生征集科技论文。
征文范围:
(1)流化床中的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
(2)计算机数值模拟与放大;
(3)流态化过程强化及工业应用;
(4)信息数字技术助力下的流态化技术(如AI、机器学习助力流态化技术)
主题报告

叶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报告题目
电容层析成像用于流化床测量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催化反应工程、流态化、多相流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段晨龙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气固流态化高效干法选煤研究进展与展望
研究方向:干法分选、深度筛分、二次资源利用

王天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基于AI的生物质颗粒制氢过程优化研究
研究方向:新能源利用中的多相流问题研究

张锴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流化床CFD模拟的相间作用力探讨
研究方向:多相流反应工程

郝晓刚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旋流快速热解器中流动、传热和反应行为探究
研究方向:碳基资源清洁转化、电活性功能材料、膜分离、计算化学工程

刘新华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报告题目
基于深度学习的介尺度结构表征及气固流态化模拟
研究方向:流态化与多相流、固体燃料热解与燃烧

刘道银
东南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流化床原子层沉积包覆纳米颗粒的放大研究
研究方向:多相流数值模拟、微纳米颗粒材料制备

贺宇飞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纳米催化剂的封装与固定-流化催化体系构建
研究方向:催化剂反应工程

马晶晶
宁夏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
基于复合载氧体的化学链气化工艺优化
研究方向:能源化工、化学链清洁高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