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颗粒,大健康】新冠防治中药的前世今生——今人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年9月29日 来源:中国颗粒学会
【小颗粒,大健康】
新冠防治中药的前世今生——今人的探索
上一期,我们一起了解了古人的智慧在新冠防治中药研发应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一期,就让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今人对于新冠防治中药的探索吧。
重庆医科大学张景勍研究团队在疫情之初,综述了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新制剂。
团队筛选了2000至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明确报道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11种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即——甘草、广藿香、金银花、黄芩、连翘、厚朴、柴胡、板蓝根、大黄、黄芪、鱼腥草。团队总结了其有效成分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理化性质及药动学特性,以及在临床方剂和中成药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更好地用于新冠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是指同时具有免疫调节及间接或直接抗病毒作用,也有利于降低机体炎性反应程度的中药。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费用较经济,含多种有效成分,可多靶点、多环节作用,用量可随证加减,可调节免疫力和/或抗病毒,毒副作用较小,作用平和。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的性味多为寒,味多苦,多归肺经,针对不同病机病位,中药经方中可用作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在减轻发热咳嗽、提高免疫力和控制病情进展中有优势。
本次抗新冠肺炎有多种中成药制剂,如颗粒剂、胶囊、丸、溶液剂、口服液、注射液等,轻型和普通型症采用口服,重型和危重型采用注射给药,广泛用于各型患者。
先进制剂技术可以提高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效率和体内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和其他常用中药,在新冠诊疗方案第一至第七版和全国13省治疗方案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甘草,依次是麻黄、金银花、广藿香等。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有效成分多数溶解度低、渗透性低。
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的不同剂型,以不同方式给药后,在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差异较大。乳化、磷脂复合和包合技术等现代工艺可提高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活性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改变给药途径也可以提高活性成份的生物利用度。
有一些中药有效成份和制剂,如复方板蓝根颗粒,显示出体外抑制新冠病毒的药效,但体内效果需要临床验证。
目前,上市的这6种抗新冠病毒中药都有知识产权保护。
有的属于老药新用,其疗效、作用机制、价格都不一样,可按需选用。
希望通过这两期新冠防治中药的科普学习,能让大家对我们的国粹——中医药及其对当代疾病防治的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祝大家健康生活,幸福未来!
作者简介
张景勍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药学会药剂专委会主任委员。
谭安迪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