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颗粒学会!

中国颗粒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中国颗粒学会微纳气泡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总结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9日 来源:中国颗粒学会

在丹桂飘香的季节,中国颗粒学会微纳气泡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第三届年会)于2021年10月22-25日在江苏常州成功召开。

 

微纳米气泡研究和应用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领域。由于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中展现出许多新颖而奇异的特性,目前在我国污水治理、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工业清洗、医学成像以及医疗健康等方面发展迅速,势头迅猛!中国颗粒学会微纳气泡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10月在苏州成立。专委会的成立旨在加强微纳气泡基础研究和应用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合作,推动该领域在环境、农业、生物和健康等领域的发展。

 

本次会议由常州大学和西太湖管委会承办。会议主题:上善如水,海纳百川。共有来自大学、研究所和公司的参会代表261名参加,其中包括来自55家公司的企业代表77名。年会日程包括5个特邀报告、8个邀请报告、30个口头报告和17个海报展示。根据微纳米气泡研究和应用具有跨专业、跨领域的特点,设置了微纳米气泡基础研究、微纳米气泡的检测、微纳米气泡的应用、示范性基地汇报和企业家论坛等5个版块。

 

年会开幕由专委会秘书长李兆军研究员主持,专委会主任委员胡钧研究员致开幕词,常州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教授致欢迎词,他简要介绍了常州大学的概况,对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年会顺利召开。年会的会议主席、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马军院士做了年会的第一个报告“微气泡在水质强化处理中的若干应用研究进展”。会议最后由李兆军秘书长作总结和下一年度计划,并对6位海报获奖者颁奖。另外,在这次年会上,新增加同济大学陈翼孙教授为专委会顾问,另增加来自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47位委员。

 

通过本次年会的召开,总结了近一年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的进展:

 

1)  微纳米气泡基础研究:关于纳米气泡大小和稳定性方面,胡钧研究员提出可能水中存在超小粒径的气泡,这些气泡可能在生物学效应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出,纳米气泡属于次底层技术,它的基本科学问题的突破将为各个领域应用的迅速发展提供源动力。其它亮点包括,清华大学骆广生团队通过微反应器内气液微反应技术对微气泡形成及其调控机制、微尺度气液传递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微化工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东华大学陈前进团队利用表面电化学池成像系统对单个纳米气泡在硅纳米颗粒上的成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外,在微纳米气泡稳定性机制研究、纳米气泡诱导病毒衣壳蛋白自组装、生物酶促产生纳米气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进展。

 

2)  微纳米气泡检测:微纳米气泡检测技术不断丰富起来,在全息成像的非标记三维示踪成像方法、基于溶剂弛豫核磁共振技术、图像动态光散射法和同步辐射先进技术,Pixact气泡图像及颗粒度原位在线实时检测利用凹点分割算法和神经网络实现了重叠气泡的识别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

 

3)  微纳米气泡的应用:东华大学刘亚男团队在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微纳米气泡去除水及土壤中污染物的研究中发现,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除了具有杀菌的作用外,还能实现固氮,其中含有的活性氧及活性氮自由基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同济大学李攀副教授利用微纳米气泡水灌溉水稻,探索了其减少化肥使用的效应与机制,实现减肥不减产。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柳姝团队在氢气纳米气泡水对小球藻内源性活性氧的去除效果,缓解铜对四膜虫的氧化胁迫的机制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

 

4)  示范性基地和企业家论坛交流新进展:专委会针对企业参会代表占比高的特点,专设了示范性基地汇报和企业家论坛两个版块。会议期间企业家们踊跃发言,分享了微纳米气泡在养殖尾水处理、黑臭水体、有机废气(VOCs)、水稻种植、蔬菜水培和养生健康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涉及的相关机理解释的需求,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提供了研究的动力。

 

总之,这次年会的召开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家和企业家思想火花的再次碰撞,通过交流加强了企业和企业、企业和高校、研究所之间的合作。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奋发图强的科学家和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推动着微纳米气泡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

 

主任委员胡钧研究员致辞

 

常州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戴国洪教授致欢迎词

 

马军院士做报告

 

微纳米气泡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参会人员合影

 

微纳米气泡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会场照片

海报获奖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