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 “吸入药物颗粒递送的前沿技术和进展”分会场 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8日

2024年10月24-28日,中国颗粒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吸入颗粒专委会组织的“吸入药物颗粒递送的前沿技术和进展”分会场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顺利召开。

分会场主要结合吸入颗粒前沿研究动态、吸入颗粒递送装置特性及质量评价、中药及非化药吸入制剂的研究进展、吸入颗粒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及体内评价技术发展、吸入颗粒的影像学评价等关键技术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

沈阳药科大学毛世瑞教授担任分会场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廖永红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侯曙光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召集人,和妍(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栾瀚森博士、上海爱汀康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晓飞博士、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邵奇博士担任学术秘书。

分会场吸引来了全国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投稿近33篇,参会人数约70人。

分会场主席 毛世瑞教授

  

分会场召集人 廖永红教授(左) 侯曙光教授(右)

  

分会场现场照片

 

分会场邀请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立玮教授、东南大学佟振博教授、沈阳药科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寸冬梅教授、医药先进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吴闻哲教授、苏州大学吴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崔新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崔岩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陈晓乐博士、军事医学研究院刘楠博士、暨南大学张雪娟博士、沈阳药科大学张欣博士、沈阳药科大学刘畅博士、长沙市第三医院李元博士、湖南大学叶通博士、南京白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沈丹蕾博士、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张海飞博士、迪辅益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谢慧军博士、上海华瑞气雾剂有限公司王振勇总经理、上海量通实业有限公司李如铁总经理等19位专家作口头报告,7个墙报进行交流。

郭立玮教授 佟振博教授 寸冬梅教授 吴闻哲教授
吴铎教授 崔新光教授 沈丹蕾总经理 陈晓乐博士
崔岩博士 刘楠博士 张雪娟博士 张欣博士
刘畅博士 叶通博士

孙晓莹博士

(代张海飞博士)
谢慧军博士
   
  王振勇总经理 李如铁总经理  

分会场合照

 

与会专家与参会人员们共同探讨了吸入给药领域中颗粒制备、检测和临床应用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同时会议期间分会场评选出2个“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优秀青年报告” 和2个“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优秀墙报”。

闭幕式上,分会副主任委员沈丹蕾教授代表吸入专委会承接2026年第十四届中国颗粒大会的举办。

  

本次分会场的成功召开,为吸入药物颗粒和环境颗粒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提供了共同探讨和交流的平台,深入探讨了吸入药物颗粒递送的前沿技术和进展,开拓了参会者的科研思路,启发广大师生在吸入颗粒应用领域的创新意识和新的研究方向,推动吸入颗粒制备、中药及生物吸入颗粒的研究、吸入给药模型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发展。

附件 大会报告汇总

序号

报告题目

报告人

单位

总结

1

内源性磷脂的结构特性对奥曲肽肺部吸收的影响

秦璐

沈阳药科大学

秦璐博士的研究汇报主要探讨了磷脂的结构特性如何影响奥曲肽的跨膜吸收,包括非极性和极性结构的作用机制,以及磷脂在肺部药物递送中的潜在应用,为药物递送提供了新策略。

2

从OINDP经口吸入和鼻用药产品体外测试中获得更好的体内预测

沈丹蕾

南京白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沈丹蕾博士介绍了吸入和鼻用药物产品的体外测试方法、监管要求及体内外相关性优势,为药物研发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策略建议。

3

吸入疫苗开发及非临床评价

孙晓莹

昭衍(苏州)新药研究有限公司

报告介绍了吸入疫苗开发及非临床评价的汇报,详细介绍了吸入疫苗的优势、技术挑战与评价要求、药效与毒性研究等方面,为吸入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强调了吸入疫苗非临床评价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4

基于鼻腔靶向递送的优化策略

佟振博

东南大学

佟振博博士关于基于鼻腔靶向递送的优化策略的汇报,涵盖了鼻腔给药的应用场景、递送问题及优化方法,包括鼻腔模型的建立、体外试验平台、计算机仿真平台等研究方法,以及呼气辅助递送等新技术,为鼻腔给药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指导。

5

Optimization of spray dried protein formulations by machine learning

魏丽平

沈阳药科大学

 

报告介绍了利用机器学习构建和测试喷雾干燥蛋白模型的过程,以及这些模型在预测蛋白制剂物理性质方面的应用,为加速药物开发提供了有力工具。

6

电加热气化吸入给药研究

吴闻哲

医药先进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报告详细介绍了电加热气化吸入给药的技术原理、装置设计与制造、模型药物测试评价及影响因素等,为药物吸入提供了新的给药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纯度高等优势,为吸入制剂研发开辟了新途径。

7

乳糖细粉和硬脂酸镁在干粉吸入制剂开发中的考虑

谢慧军

迪辅益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报告深入探讨了两者对制剂性能的影响,包括流动性、分散性、稳定性等,并提出了优化策略。通过案例分享,可以为干粉吸入制剂的研发提供了实用指导和理论依据。

8

基于多孔微球创制新型疫苗递送系统

叶通

湖南大学

这次汇报主要介绍了多孔微球作为递送系统在增强疫苗免疫应答、提高抗原摄取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纳微复合型肺吸入疫苗的研发成果和良好安全性,为疫苗递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9

吸入药物颗粒递送的前沿技术和发展-渗透隐身一体化仿生纳米载体设计及逃逸肺内清除命运的机制

张欣

沈阳药科大学

报告介绍了渗透隐身一体化仿生纳米载体设计及逃逸肺内清除机制。提出了哮喘治疗现状与挑战,以及纳米载体在肺部递送的应用,并详细阐述了制剂策略、设计思路与制备流程等核心内容,为吸入药物颗粒递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0

姜黄素微粒与齐墩果酸大多孔微球的制备及肺部联合给药缓解急性肺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张倩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主要介绍了姜黄素微粒与齐墩果酸大多孔微球的制备及肺部联合给药缓解急性肺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通过制备高沉积、快溶出的姜黄素微粒和具有良好雾化特性、缓释的齐墩果酸微球,联合给药可抑制相关信号通路,有效缓解急性肺损伤。

11

纳米药物吸入粉雾剂的开发策略

张雪娟

暨南大学

张雪娟副教授介绍了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重点探讨了纳米外吸附和纳米自聚集吸入粉雾剂的开发策略,通过超临界反溶剂技术和喷雾冷冻干燥技术提高了药物的肺部递送效率,为急性肺损伤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2

Inhalable Nanoadjuvant Augments STING Activation for Personalized Immunotherapy and Vaccination against Lung Cancer

葛迪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这次汇报是关于吸入式纳米佐剂增强STING激活用于肺癌个性化免疫治疗和疫苗接种的研究汇报。她介绍了通过构建基于STING通路激活的纳米疫苗,实现肺癌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进而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策略。

13

鼻喷剂粒度分析的两种互补技术及FDA相关法规解读-喷雾粒度仪(Spraytec)&图像导向拉曼光谱(MDRS)

陈丽

马尔文帕纳科

陈丽老师的汇报包括鼻喷剂粒度分析的两种互补技术及FDA相关法规的解读。她介绍了喷雾粒度仪与图像导向拉曼光谱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并详细阐述了FDA对鼻喷剂粒度控制的要求及指导原则,为鼻喷剂药物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与法规指导。

14

高剂量干粉制剂吸入研究进展

崔岩

华中科技大学

崔博士介绍了干粉吸入器的优势、高剂量吸入带来的问题、个性化三维计算颗粒动力学模型预测药物沉积的研究,以及干粉吸入器创新构型设计,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15

雾化吸入免疫调节剂以调节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制剂学策略

寸冬梅

沈阳药科大学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寸冬梅博士介绍了肺部疾病与免疫相关靶点、免疫调节剂的雾化吸入策略,以及处方设计时应考虑的要点,为肺部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制剂学策略。

16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nintedanib dry powder inhalation for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高庆雪

沈阳药科大学

本次汇报是关于尼达尼布干粉吸入剂制备与评价。汇报人详细介绍了尼达尼布DPI的研究背景、制备方法、表征及结论,探索了尼达尼布DPI的制备工艺与性能,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干粉吸入制剂选择。

17

复方中药吸入给药颗粒制备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郭立玮

南京中医药大学

广州百奥格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郭立玮教授阐述了中药吸入给药的历史、现状与挑战,同时介绍了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中药复杂体系干粉吸入给药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中药吸入给药颗粒的创新制备技术与靶向给药策略。

18

新型气溶胶发生器及吸入制剂体外溶出系统介绍

李如铁

上海量通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量通实业有限公司的李如铁总经理介绍了气溶胶发生器及吸入制剂体外溶出系统,并分享了减少气溶胶壁沉积的技术及应用案例,为吸入给药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和方法论支持。

19

可吸入仿生纳米颗粒用于治疗炎症性肺部疾病

刘畅

沈阳药科大学

本次汇报探讨了吸入免疫疗法的挑战与机遇,介绍了仿生纳米颗粒的设计与制备,并分享了其在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案例,为提高吸入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思路。

20

呼吸道传染病黏膜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及研究

刘楠

军事医学研究院

本次汇报主要介绍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威胁、黏膜药物递送的优势、递送技术突破、外泌体作为疫苗递送载体的应用,以及仿生病毒样胞外囊泡疫苗和基于CS-PLGA纳米粒的鼻腔新冠核酸疫苗的研究。研究内容全面,技术前沿,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21

面向智能网式雾化器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陈晓乐

南京师范大学

本次汇报介绍了智能雾化器的功能和研究背景,详细阐述了雾化器递送特性的体外实验、数值模拟方法,以及体位、温湿度等因素对递送效果的影响。研究内容科学严谨,为智能雾化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2024-10-25至2024-10-28
投稿日期:
2024-03-01至2024-09-06
报到日期:
2024-10-25 09:00至2024-10-28 18:00
早鸟票截止:
2024年8月6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