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分会场: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气溶胶研究现状和展望

发布时间:2024年8月23日
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
分会主席:曹军骥、顾兆林、李顺诚
召集人:黄宇、邵龙义、王丽娜、王启元、王体健
学术委员会:曹军骥,车慧正,丁爱军,傅平青,傅宗玫,葛茂发,何建辉,胡敏,李劲松,李正强,廖宏,沈国锋,沈振兴,宋宇,唐明金,王雪梅,王书肖,王祖武,王鑫,肖化云,薛丽坤,颜鹏,于明州,张立武,张连众,张仁健,赵传峰
组织委员会:武云飞,路艳峰,施红蓉,程  燕,黄  巧,韩秀芝,李京红,任小平,王体壮,杨  柳,张云伟,左镇瑜
学术秘书:武云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8600167678,wuyf@mail.iap.ac.cn;路艳峰,昆明理工大学,18187058083,luyf@kust.edu.cn;崔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15399474859,cuilong@ieecas.cn;夏芸洁,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xiayunjie@bj.cma.gov.cn,18510970720。
会场简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以往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不再以单一技术主导,而是呈现多点、群发性突破的态势。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科学界限愈发模糊。科研范式发生改变,大数据研究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之后的“第四范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气溶胶研究也必然呈现新的范式,并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本会场将围绕气溶胶前沿热点,展示气溶胶相关领域最新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进展,探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我国大气气溶胶工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展望气溶胶研究的未来发展。
征文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气溶胶基本特性(物理、化学、光学、辐射);
(2)气溶胶的发生、采样、监测、分析技术 ;
(3)气溶胶来源解析 ;
(4)气溶胶动力学 ;
(5)气溶胶对气候、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
(6)气溶胶过滤、清洁及除尘技术;
(7)AI技术在气溶胶研究中的应用
 
主题报告
 
蒋靖坤
清华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新形势下气溶胶技术研究的思考
 
顾兆林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春季沙尘过境的荷电行为观测及相关问题研究
 
韩志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报告题目
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和反馈作用及其对减排的响应
 
李顺诚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教授
报告题目
面向环境治理的城市空气臭味污染测量与管控研究
 
王体健
南京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长三角地区大气细颗粒物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臭氧的相互影响
 
 
邀请报告
 
王戎
复旦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通过大气科学视角对碳中和的思考
 
谭羽俊
中山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
大气活性碘化物非均相化学的研究进展
 
陈思宇
兰州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沙尘气溶胶与天气气候的复杂反馈机制研究
 
胡建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我国硝酸盐气溶胶的形成机制与来源
 
张斗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应用于单颗粒物分析的无标记光学成像新方法
 
聂玮
南京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我国典型地区的低挥发性蒸汽特征及其对气溶胶二次生成的贡献研究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2024-10-25至2024-10-28
投稿日期:
2024-03-01至2024-09-06
报到日期:
2024-10-25 09:00至2024-10-28 18:00
早鸟票截止:
2024年8月6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