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分论坛:颗粒测量前沿论坛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6日
组织单位:中国计量大学、南京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论坛召集人:于明州、王伟、苏明旭、周骛、席广成
征文范围:(1)颗粒性能表征与测量:几何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化学反应特性等;(2)颗粒测量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3)颗粒在线测量技术;(4)颗粒测量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5)颗粒测量在产品性能表征中的新应用;(6)颗粒标准物质研制及颗粒测量标准化。
论坛简介:颗粒是材料发挥各种功能的重要形态,不同颗粒个体的物理化学活性和功能往往呈现出差异性。深入理解导致颗粒个体之间性能差异的结构和动力学原因,是诸如能源、环境、化工、通信、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会场聚焦颗粒表征、测量及标准化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突破原有颗粒表征及测量领域的固有思维和研究惯性,拓宽颗粒物化性质表征测量范围(如几何性能、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化学反应特性等),凸显颗粒在线测量、颗粒标物制备和颗粒测量标准化等研究方向的重要性,挖掘颗粒表征、测量及标准化在交叉学科研究和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应用潜力,凝练共性关键科学问题,推动相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和新标准的发展。
 
主题报告人:
韩鹏
华南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韩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光电检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指导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在纳米颗粒检测、纳米薄膜测厚、大气污染物痕量检测等领域完成多项开创性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省部产学研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等。在Small,ACS Photonics,Physical Review B/E, 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 Langmuir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其中16项获得授权,向企业实施专利许可和专利转让8项。参与制定检测类国家标准3项。先后获得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广东省环境保护一等奖等。
韩鹏教授有丰富的产学研合作经历。主持完成“纳米颗粒动态光散射仪”技术成果,打破国外厂家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2009年转让给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当年即开始批量生产与销售。完成“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产业化”技术成果,2010年转让给辽宁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2014年经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投产鉴定,获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通过国家环保部的认证检测,目前已批量生产与销售。2019年完成“纳米颗粒zeta电位分析仪”技术成果,打破国外厂家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目前成果已实现产业化。
韩鹏教授在多个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包括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及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颗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副理事长等。
报告题目:纳米颗粒粒度测试技术
报告简介:近年来,对纳米颗粒粒度测试的需求逐渐从稀溶液、单分散、离线测量向高浓度、多分散、在线等方向发展,相应地,一些新的测试技术,例如扩散波谱法、数字傅里叶显微等被用于纳米颗粒的粒度表征,同时传统的动态光散射技术也在向高浓度、在线等领域拓展。本报告将介绍本课题组针对高浓度、在线测量等环境下的新技术研究。
 
库晓珂
浙江大学
个人简介:库晓珂,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2004年获浙江大学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2009年获浙江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2015年,先后在荷兰屯特大学、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和挪威科技大学做博士后。主要从事颗粒多相流方面的研究,既有颗粒碰撞与聚团等基础性机理研究,又有与生物质直接相关的燃料颗粒系统传热传质、多相反应等研究。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报告题目:椭球形生物质颗粒气流床气化特性研究
报告简介:气流床气化在生物质清洁利用和合成气生产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传统CFD通常假设生物质燃料颗粒为球形,而破碎后的实际生物质大多呈现细长柱形。基于此,本工作采用椭球模型描述颗粒,数值研究了椭球形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特性。研究表明,扁长形颗粒具有更分散的分布;比表面积增大能提高转化率,而考虑颗粒收缩则降低了转化率。
 
李卫军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个人简介:李卫军,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曾获得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近年来还荣获中国颗粒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青年科学奖。他主要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纳米二次离子质谱等手段研究我国大气雾-霾及沙尘暴期间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从微观角度揭示颗粒物表面及内部的物理化学特性。近年来促进了大气环境化学和地球科学的研究融合,对国内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微观分析方面开拓了一些新的分析测试方法、开发数值模拟手段和研发了采样技术,为理解我国雾霾的气溶胶来源和老化、理化特性及形成机制在微观尺度上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目前,已获仪器发明专利5项(其中1项已产业化),2项软件著作权。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 GRL, ES&T(L), JGR, ACP等大气相关领域的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
报告题目: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的微观分析
报告简介:东亚地区人为源排放的大量气溶胶颗粒物,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大气中的气溶胶会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酸性气体和凝结相物种。这些大气中的老化过程会改变单颗粒的混合状态,而混合状态与气溶胶颗粒物的光学特性和吸湿性直接相关。在此,我们回顾了东亚地区基于电子显微镜和质谱法的单颗粒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东亚地区从单颗粒分析中得到的主要颗粒物类型的形态和组成,这些形态和组成能进一步用于判别颗粒物的来源、粒径和形状。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单颗粒的混合状态和内混颗粒物的混合结构。环境颗粒物的复杂性、多相性和粒径分布,使得了解与气溶胶颗粒的光学特性、吸湿行为、非均相反应和健康评估相关的混合状态具有挑战性。
 
田玉玺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个人简介:南京大学教授,博导,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5年分别在瑞典隆德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5年12月起任教授。曾入选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B类)、江苏特聘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双创人才等。主要致力于发展单分子光谱技术,新型光电材料的光物理机制研究以及单分子器件开发等方向。在J. Am. Chem. Soc, Phys. Rev. Lett., Nano Lett., NPG Asia Mater.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六十多篇。
报告题目:显微光谱研究钙钛矿发光淬灭缺陷
报告简介: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在过去十几年里成为深受研究人员关注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和发光器件等领域均展现出良好性能。但是钙钛矿制备过程中的随机产生的缺陷是制约钙钛矿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报告中将介绍我们利用显微光谱技术对钙钛矿材料发光变化的原位实时研究的进展和理解。
 
王伟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个人简介: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副院长。2004年和2009年分别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和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9-2013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先后获得国家优青(2015)和国家杰青(2019)项目资助,2020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江苏省青年科技奖等学术奖励和荣誉。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单颗粒化学成像与测量、纳米电化学、单细胞和单分子分析等。
报告题目:单颗粒的化学测量与成像
报告简介: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功能都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传统测量方法反映的是包含有大量纳米颗粒的体系中所有个体的系综平均行为。实现单个纳米颗粒化学反应活性的成像与测量不仅有助于阐明纳米材料化学反应活性的结构基础,而且有望通过微纳尺度的成像与测量发现新的科学现象,揭示新的科学规律。此次报告将介绍本课题组利用自行研制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显微镜开展单个纳米颗粒电化学和光化学反应活性成像与测量的最新进展。
 
王学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新材料与化工学院,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个人简介:报告人王学重2006年受聘英国利兹大学过程控制和信息学讲席教授,2012年入选国家特聘计划,2019获聘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授任职新材料与化工学院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他率领的团队还创办了专注制药和结晶过程在线测量仪器和控制技术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晶格码(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晶格码(英国)纳米超声技术有限公司。他的研究集中在制药(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精细化工和纳米材料工程领域的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模拟、智能监测仪器和控制。发表论文200余篇英文专著一部(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for Proc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pringer),科研成果在企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报告题目:制药过程在线测量控制和模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报告简介:报告将结合未来药物智能生产制造的发展方向,介绍在线过程分析技术(PAT技术)和控制以及模拟在原料药生产和制剂中的研究和应用,包括药物结晶、造粒、研磨、和纳米药物等工艺过程。重点介绍在线显微镜技术、在线纳米粒度仪、红外和近红外、紫外以及拉曼和智能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以及集成群体粒数衡算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等并应用于具体工业过程优化和控制的新成果。
 
徐建新
昆明理工大学
个人简介:徐建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工业节能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多相流强化传热、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兼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分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混合与搅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发表JCR一区、二区SCI论文20篇,其他SCI\EI论文18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特邀英文专著1章,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首届冶金优秀青年支撑计划二等奖,云南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购房补贴及工作经费资助,云南省优博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出版物奖(图书奖)二等奖,指导研究生荣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云南省、江西省、河北省科技人才库专家,河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等。
报告题目:颗粒运动的无序超均匀态及其应用
报告简介:颗粒运动通常分有序和无序状态,实时测度其运动规律对于工程应用至关重要。构建了3D颗粒实时跟踪模型,发现了无序超均匀态存在于多相混合。结果表明:其演化可以精确量化混合效果,电导率的变化验证了其准确性,同时建立了液滴群无序超均匀态的演化与换热系数之间的耦合模型,该方法在流体混合与搅拌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宣守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个人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和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博导。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委会委员、中国流变学专委会青年委员、《固体力学学报》编委、《Materials》编委、《Frontiers in Materials》评论编辑。先后求学于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2010年加入中科大近代力学系。主要从事智能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设计和机理研究,构筑高性能柔性传感器、驱动器与智能穿戴织物,开发面向智能材料的测试方法与仪器。截止2021年6月,以通讯/第一作者在Smart Mater StructCompos Sci & TechnCompos Part A/BJ RheologyAppl Phys Let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撰写英文专著1章,获 “中国流变学青年奖”(201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2018),入选“Rising Star in 2020”《Frontiers in Materials》(共13人)和2021年World Ranking of Scientists(2%)。
报告题目:磁性颗粒悬浮液的磁-力耦合性能测试与优化
报告简介:磁性颗粒悬浮液的流变性能可通过外加磁场控制,因而在减振、降噪、智能控制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分析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测试新方法研究,揭示磁性颗粒悬浮液的磁流变效应机制,为高性能磁性颗粒悬浮液阻尼器件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和控制思路。
 
周小春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个人简介:周小春,男,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3年为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博士后和研究助理,2013年3月回国工作。长期从事单分子、单纳米粒子催化和燃料电池方面的前沿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emistry、JACS等国际顶级杂志上。
报告题目:单纳米颗粒催化与光谱
报告简介:采用单分子技术研究了纳米尺寸效应对纳米粒子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结合超高分辨成像技术研究了单个纳米粒子上活性位的分布,提出了并行的、大批量的测试单个纳米粒子催化性能的新方法,还研究了纳米催化剂内部催化信号的通信。
 
邀请报告人:
方一民
南京医科大学
个人简介:方一民,博士,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主要针对生物医药和环境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新型的免标记光学显微成像和传感技术,并探索相关技术在环境和健康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主要包括:1.单个纳米材料电化学与催化性质的研究。2.复杂临床样本中生物标记物的快速识别技术和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3.环境中污染物如抗生素的现场检测和微纳塑料的检测和处理技术的研发。目前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c Chem Res、Chem Eng J、Chem Sci、Anal Chem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和青年基金项目。
报告题目:免标记单粒子显微成像技术在纳米材料性质和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报告简介:免标记单粒子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由于其具有单粒子分辨和免标记的特点,可原位地研究单个纳米材料的性质,对于有效地揭示纳米材料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澄清复杂的纳米材料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由于该成像技术具有极限的单颗粒检测灵敏度、且无需标记,在快速、超灵敏的生物传感技术的研发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何毅
西南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何毅,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4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任教。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12月从讲师破格晋升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色可视化传感与单颗粒化学成像。在爆炸物、新精神活性物质现场快速可视化检测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单个微/纳材料表界面化学成像领域做了初步的前沿探索。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Commun.ACS NanoChem. Sci.、Anal. Chem.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60篇,累计被SCI引用超过2200次,H-指数26。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报告题目:基于米氏散射的单颗粒暗场显微化学成像
报告简介:微纳米材料个体间常表现出结构的异质性,十分有必要在单颗粒层次上研究结构-活性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我们利用米氏散射原理,结合暗场光学显微镜,对单个ZIF-90吸附碘蒸气的过程进行成像、探索了单个Cu2O微晶与S2-/Cl-之间的阴离子交换反应。相关工作为在原位、动态、统计学上深入理解离子交换、吸附等化学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刘建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个人简介: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俞书宏院士。从事一维纳米结构单元的可控组装及组装体功能研究,通过表面活性剂及纳米线表面设计,研究纳米线在不同环境和界面中的浸润、吸附和组装规律,聚焦纳米线组装体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构建新型柔性纳米线功能器件。近年来,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通讯|第一作者论文40余篇,包括Chem. Rev. 1篇、Chem. Soc. Rev. 1篇、Chem 1篇、Angew. Chem. Int. Ed. 3篇、J. Am. Chem. Soc. 5篇、Adv. Mater. 3篇、Nano Lett. 3篇等。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项目、基金委青年基金、基金委面上项目(三项)、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基金等多项科学基金。
报告题目:纳米线组装与功能探索
报告简介:报告将阐述纳米线界面组装过程中弱相互的关键作用,探讨纳米线表面修饰在其组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通过表面活性剂选择、调控纳米线表面亲疏水性及表面电荷,发展纳米线界面组装新方法,结合理论模拟与使用先进的表征技术原位研究界面诱导纳米线组装动力学。深入研究纳米线组装体微纳结构设计对宏观组装体性能影响的微观机制。
 
齐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齐宏,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系主任,空天热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传热传质中心(ICHMT)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专家委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青年龙江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科学家工作室”负责人,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教授)。主要从事热辐射传输与耦合换热、高温弥散介质辐射物性测量、高温火焰非接触测温、辐射传输反问题等领域方面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3项,获软件著作权24项;撰写中文专著2部、英文特邀专著4章,2015年获国防科技发明二等奖。
报告题目:基于激光诱导炽光的碳烟及金属颗粒粒径分布多参数联合反演方法研究
报告简介:基元粒径分布的原位测量对抑制火焰碳烟生成和监测金属纳米颗粒制备十分关键。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环境温度区间的简化激光诱导炽光模型,发展了从双色宽波段LII衰减信号中同时确定团聚-热适应因子和基元粒径分布的反演方法,并分别基于碳烟、铁、银和钼的纳米颗粒系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谭超
天津大学
个人简介: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天津市过程成像与检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兴趣包括多相流过程/分布参数检测、过程层析成像、生物信息测试与成像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智能传感与机器学习等,在新型智能传感仪器的软硬件系统开发、可视化与信息处理算法设计、复杂流动过程测试建模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与省部级重要课题,发表SCI检索论文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项,软件著作权4项,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计划、日本JSPS特邀学者计划,担任IEEE TIM、IEEE SJ、TIMC、FMI等SCI期刊编委,获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陈学俊奖”、IEEE IST国际会议论文奖、世界测量大会论文奖等多项国内外学术奖项,研发的测试仪器在中海油、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科研与生产中获得应用。
报告题目:两相流超声成像与测试技术
报告简介:两相流是石油、化工、食品等领域中常见的被测对象,对其过程分布参数的在线无扰动式检测有十分重要的工业价值与研究意义,但受两相流多参数的非均匀分布与瞬态特性影响,一直难以解决。本报告围绕两相流滴径、含率、流速及其空间分布的在线检测问题,介绍基于超声波多种敏感原理的两相流测量理论、方法及其系统实现。
 
Thaseem Thajudeen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oa
个人简介:(1) Current Employment:
Assistant Professor: Schoo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oa, India. May 2018 to ongoing
(2)Previous employment: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Alexander von Humboldt research fellow):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y, Erlangen-Nuremberg, Erlangen, Germany. Advisor: Prof. Wolfgang Peukert. January 2014 to April 2018. 
Engineer: General Electric India, Bangalore, India. July 2008- July 2009.
(3)Education: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N, USA. December 2013. 
Advisor: Dr. Christopher J Hogan Jr. 
Ph D Thesis: Mass, Momentum and Energy Transfer in Aggregated Particulate Media. 
Master of Technology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rmal- Heat & Mass Transfer),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dras, India. May 2008.
Advisor: Dr. C Balaji. 
Bachelor of Technology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icut, India. May 2006.
(4) Research Interests:
 Characterization of spherical and non-spherical nanoparticles, ultrafine particles from exhaust emissions, morphological studies of aggregated nanoparticles, nano additives to fuels, filtration of engineered nanoparticles, population balance modeling of nanoparticle growth.
报告题目:Characterization of non-spherical aerosol particles
报告简介:Owing to the typical sizes of aerosol nanoparticles, continuum approach alone is not enough to represent the physics involved in the motion as well as formation of the non-spherical nanoparticles. We will discuss the relevant size parameters (Hydrodynamic diameter and projected area) required to define the motion on nanoparticles in the momentum transfer transition regime. These will be explained in relation to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quivalent diameter, the mobility equivalent diameter. Mobility analysis as a tool for multidimens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n-spherical nanoparticles, involves its combination with other orthogonal measurements to provide a better picture of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spherical aerosol particles. This can be complemented by the astute use of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s.
 
王丽娜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个人简介:王丽娜,博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与工程学院本科和硕士,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博士和博士后,德国莱布尼茨对流层研究所大气物理部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气溶胶光学与毒理,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报告题目:质谱技术研究大气有机气溶胶分子结构与吸光特征
吴学成
浙江大学
个人简介:吴学成,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能源分院院长。兼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浙江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多相流测试和运行监测研究。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以及企业重大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出版专著1本,参编国家标准4项、团体标准1项。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获得者,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
报告题目:基于数字全息的煤粉测量研究与应用
报告简介:介绍了数字全息颗粒测量技术的理论、算法和技术研究进展,汇报了浙江大学智慧传感与测量团队在数字全息颗粒场重建、定位、识别、并行加速算法方面的工作,以及在燃烧颗粒、喷雾颗粒、工业粉体测量中的应用。介绍了团队最新研发的数字全息煤粉细度仪及其在燃煤电厂制粉系统中的应用。
谢明亮
华中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谢明亮,男,湖北江陵人,1974年生,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1996年、2004年、2007年在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7月-2001年8月工作于宝钢股份黄石分公司,2007年7月-2009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中分别于2008年8月-2009年6月和2009年5月-8月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2011年9月-2012年9月美国特拉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现工作于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多相流体力学、气溶胶力学。
报告题目:Smoluchowski方程相似性解的热力学约束条件
报告简介:Smoluchowski方程是气溶胶力学的基本方程之一,由于其非线性的微积分结构,耦合布朗凝并等具有物理意义的复杂碰撞核函数,该方程的解析求解至今仍是数学物理领域没有攻克的难题之一。由保形分布假说, Smoluchowski方程存在相似性解,本报告将从统计力学出发,得到相似性解的约束条件。
 
熊胜林
山东大学
个人简介:报告人熊胜林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07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导师:钱逸泰院士)。2011年7月加盟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始终坚持“以本为本、德行兼备、科教报国的教学理念”;研究方向:无机介观能源材料化学,一直围绕介观能源材料化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尝试用简单的化学原理和合成策略,可控合成新颖的无机介观尺度复合组装结构材料,并将其应用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化等领域。近五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Adv. Mater.,Angew. Chem.,Nano Lett.,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Nano Res.,J. Energy Chem.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篇。论文被引12000余次,H指数62。
报告题目:结构导向构筑低维碳基复合材料与储能机制
报告简介:低维碳基介观尺度复合材料因不同组分的表/界面效应、协同效应等特点,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备受关注。从如何实现该类材料的可控制备与组装,理解储能机制,优化性能入手,提出和发展了新型结构导向-自组装的通用合成新策略,实现了系列该类材料的精准构筑,揭示了特征结构对性能调控的影响规律,实现了性能的优化和提升。为高比容量、大倍率、长寿命新型储能电池研制提供了新思路。
 
余辉
上海交通大学
个人简介:余辉,2011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和助理研究科学家工作,2017年回国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任特别研究员,长聘教轨副教授,P.I.。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单颗粒和单分子成像、体外诊断技术及仪器等,在PNAS、ACS Nano、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负责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研究任务。
报告题目:干涉型等离子体成像单颗粒检测及生物标志物分析
报告简介:生物单颗粒分析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提出了基于干涉型等离子体成像(iPM)的生物单颗粒检测技术,可以对小至10 nm粒径的生物单颗粒直接成像和定量分析,并将其应用于外泌体亚、miRNA及蛋白分子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中。本报告将详细介绍iPM单颗粒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软硬件系统及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