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分论坛:生物医药颗粒前沿论坛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4日
组织单位:苏州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论坛召集人:吴铎、张兵波、张志平、魏炜
征文范围:(1)生物医药颗粒处方设计与结构调控;(2)生物医药颗粒先进制造及规模化放大;(3)靶向药物颗粒制剂;(4)疫苗颗粒制剂;(5)吸入药物粉雾剂;(6)缓控释药物颗粒制剂;(7)疾病诊断用生物颗粒设计与制备。
论坛简介:主要结合生物医药颗粒领域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生物医药颗粒处方设计与结构调控、生物医药颗粒先进制造及规模化放大、靶向药物颗粒制剂、疫苗颗粒制剂、吸入药物粉雾剂、缓控释药物颗粒制剂、疾病诊断用生物颗粒设计与制备等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交流,确定相应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生物医药颗粒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等应用中的发展。
 
 
主题报告人:
王雪梅
东南大学生医学院
个人简介:王雪梅,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并原创性地提出了基于活体肿瘤等病变部位的特异病理微环境与氧化应激响应的原位生物自组装合成荧光和磁性纳米簇探针的跨尺度多模式精准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并由此建立了炎症相关疾病病灶响应的自成像与精准干预、脑卒中与动脉粥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体内外诊断新技术、血管斑块探测与清除分子系统;创建了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高生物安全、高时空分辨的多维成像及智能化的活体实时动态示踪监测、预后与干预的新方法,提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或微创的疾病分子诊疗新技术,为高分辨、智能化的生物标志物/细胞(或外泌体)/活体组织实时动态分析与多维多尺度成像与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仿生分子识别功能的生物医学传感界面与器件,构建了相关致病微生物或病原菌等病变细胞及其耐药性的原位示踪与快速检测、以及相关重大疾病精准诊疗的新技术与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已在Chem, PNAS, 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等国际重要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美国专利授权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
报告题目:基于生物自组装功能纳米簇的分子识别与智能诊疗
报告简介:纳米粒子独特的光、电、磁和催化性质使其成为生物分子识别和医学成像与传感过程的理想标记物。我们发现并提出了通过活体病灶多维度响应\自组装生物合成荧光和磁性功能纳米簇探针的精准靶向标记、跨尺度实时动态示踪成像的全新策略,研究和构建了原位生长并且集在体或离体肿瘤等病灶多模态靶向成像与精准诊疗的智能纳米药物。
 
董晓臣
南京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董晓臣,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会评专家。现任南京工业大学数理科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光电子、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在Advanced Materials,Physical Review Letter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Nano,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他引18300多次,单篇最高引用1300多次;长期担任ACS Nano, JAC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报告题目:光敏剂结构调控及其肿瘤多模态治疗
报告简介: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复杂、治疗难度大,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开发高效、低毒的肿瘤诊断与治疗方法是肿瘤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光治疗是一种光引发的低毒、高选择、低侵入和可协同治疗的肿瘤治疗新方法。针对肿瘤微环境的微酸、乏氧、血管异质等特性,我们通过分子结构设计,调控分子HOMO-LUMO能级差以及单重态到三重态能级差,开发了一系列基于BODIPY的近红外有机光敏剂,提高光敏剂的近红外吸收、单线态氧产率、光热转换效率,探索有机半导体光敏剂或其纳米粒子的肿瘤靶向性、光学成像(荧光成像、光声成像、光热成像等)性能、肿瘤内血管破坏及光动力治疗为主的肿瘤多模态治疗性能,提高光敏剂的肿瘤治疗疗效。
 
徐辉雄
副院长/教授
个人简介:徐辉雄,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介入诊疗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超声医学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及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全国委员及浅表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超声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任《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Associate Editor;《肿瘤影像学》副主编。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 Medicine、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Radiology、JCEM、Thyroid 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
报告题目:超声调控肿瘤免疫治疗
报告简介:Combined checkpoint blockade (e.g., PD1/PD-L1) with traditional clinical therapies can be hampered by side effects and low tumour-therapeutic outcome, hindering broad clinical translation. Here we report a combined tumour-therapeutic modality based on integrating nanosonosensitizers-augmented noninvasive sonodynamic therapy (SDT) with checkpointblockade immunotherapy. All components of the nanosonosensitizers (HMME/R837@Lip) are clinically approved, wherein liposomes act as carriers to co-encapsulate sonosensitizers (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HMME)) and immune adjuvant (imiquimod (R837)). Using multiple tumour models, we demonstrate that combining nanosonosensitizersaugmented SDT with anti-PD-L1 induces an anti-tumour response, which not only arrests primary tumour progression, but also prevents lung metastasis. Furthermore, the combined treatment strategy offers a long-term immunological memory function, which can protect against tumour rechallenge after elimination of the initial tumours. Therefore, this work represents a proof-of-concept combinatorial tumour therapeutics based on noninvasive tumours-therapeutic modality with immunotherapy.
 
吴爱国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个人简介:吴爱国,研究员,博导,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已在Adv Mater、Nano Today、Cancer Lett, Biomaterials、Chem Soc Rev、ACS Nano及Nano Lett等发表论文235篇(杂志封面等27篇),申请专利191项,获授权73项。被引用1.1万余次,H-指数=57。编撰中英文专著4部,受邀撰写专著10章节,是Nanotheranostics、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等6个学术杂志的编委会成员;是全国10个一级学会相应15个分会的副主任/(常务)理事、(常务)委员;例如:中国抗癌学会纳米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和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等。牵头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各1项。先后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宁波市一等奖和Nano Research杂志首届全球青年科学家创新奖等荣誉。研究兴趣集中于生物医学影像探针与技术应用于肿瘤重大疾病诊治等领域。
报告题目:乳腺癌精准诊疗探针研究
报告简介:乳腺癌是女性高发和致死性居首位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循环肿瘤细胞(CTCs)血液检测表面Raman增强探针构建及其应用、MRI及荧光成像探针及其应用、TiO2基治疗探针、NPY介导的精准探针,探讨其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诊治方面的初步应用,以其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探针支撑。
 
常津
天津大学
个人简介:常津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大学英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生科院纳米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市微纳生物材料与检疗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多年来主要从事纳米生物医学材料和技术在肿瘤和老年痴呆等重大疾病诊疗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0余项。已在Sci. Adv.、Adv. Mater.、Cell Report、Nano Today、Adv. Funct. Mater.、Adv. Sci.、ACS Nano、Chem. Eng. J.、Biomaterials、Biosens.Bioeletron.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其中SCI论文200余篇,JCR一区文章82篇,IF>10的文章40篇,累计SCI影响因子(IF)>1500。申请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12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转让专利12项;主编和参编国内外学术专著3部;荣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报告题目:纳米生物技术在若干重大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
报告简介:纳米生物医学材料和技术在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肿瘤、传染病、心衰、帕金森等疾病核酸和蛋白标志物检测的纳米体外分子检测技术,用于肿瘤诊断的体内多模态成像纳米探针,用于肿瘤、老年痴呆、糖尿病、炎症等治疗的智能靶向控释可视化纳米药物等。报告将系统阐述多年来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探索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魏炜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个人简介:魏炜,博导,优青。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仿生剂型工程,重点基于蛋白、细菌、细胞等天然对象,对载体进行仿生设计,借助体内固有途径实现精准递送,应用于抗肿瘤、疫苗、组织修复等领域。 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Nanotechnol、Nat Biomed Eng、Sci Transl Med、Nat Commun、Sci Adv、Adv Mater、JACS等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等;担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青年学者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等。
报告题目:仿生抗肿瘤剂型工程
报告简介:由于生物机体的极端复杂性,经过“精心”设计的抗肿瘤纳米剂型在最终临床试验中的表现往往与前期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这些情况无疑会降低研发对象的成药性,从而增加新药开发的风险。因此,对于抗肿瘤纳米剂型,需要改变传统的研发思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程序融入纳米剂型的设计中,并发展了新的制备工艺和过程,构建了一系列仿生抗肿瘤纳米剂型:基于笼型蛋白独特的纳米孔道和中空结构,发展了药物的原位限域装载技术,并利用肿瘤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实现药物靶向输送;基于细菌发展了新的水热过程,以此精准调控菌体结构并大量装载肿瘤抗原,通过模拟细菌的感染过程实现高效递送和免疫激活;发展了新的膜乳化过程对纳米颗粒进行细胞膜伪装,以此赋予其体内长循环、肿瘤趋化等优异性能,成功用于肿瘤的多种诊断和治疗。上述仿生抗肿瘤纳米剂型能够遵循体内固有的转运途径,将药物/抗原/探针按照预期准确递送至靶部位,从而产生最小不良反应,获得最佳使用效果,并且有利于降低研发风险,推动临床转化。
 
吴铎
苏州大学
个人简介:吴铎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执行院长。2001-2010年间分别于中南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获得冶金工程学士、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和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10-2013年于莫纳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初加入苏州大学,2014年获评江苏省“双创博士(境外世界名校类)”引进人才,同年当选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七届常务理事;2017年入选哈佛大学“高等教育领导者培训计划”(亚洲20位入选者之一),同年入选“中国-新西兰科学家交流计划”(中方10位入选者之一)、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计划”;2018年获批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任《Powder Technology》客座编辑,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会员,中国颗粒学会生物颗粒专委会、吸入颗粒专委会委员,江苏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苏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喷雾制粒微纳介观动态结构的调控机理研究、吸入药物粉雾剂研发、新型喷雾制粒装备设计与工艺优化等。至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授权美国专利2件、中国发明专利7件;近五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以及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报告题目:基于喷雾制粒技术的生物医药颗粒设计与应用
报告简介:本报告将介绍一种能够制备可控结构颗粒产品的微流控喷雾制粒技术平台,包括微流控喷雾干燥塔和喷雾冷冻塔两套自主研发装备技术,基于“经口吸入粉雾剂”、“鼻用粉剂”等具体研发案例,目标阐明前驱液配方和过程工艺参数对喷雾干燥/喷雾冷冻干燥制得颗粒微纳结构的影响机理和调控机制,并解析喷雾制粒产品的关键构效关系。
 
张振中
郑州大学
个人简介: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领军”人才;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肿瘤重大疾病靶向治疗与诊断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等。230余篇SCI收录论文近100篇中科院一区论文(第一或通讯)。
报告题目:微环境调控型递药系统在血栓和抗菌领域基础研究
报告简介:基于纳米材料特性设计的疾病微环境触发型药物递送系统,有助于实现药物病灶精准递释、提高药物的递送效率并降低毒副作用,进而显著改善治疗效果。而仿生递药体系可有效地将生物体"自体"性质与"人工"纳米材料的优势相结合,不仅显著降低了纳米药物的免疫原性,延长其血液循环时间,而且还可使其具备更强的病灶靶向能力。近年来,课题组基于血栓类及感染类疾病特异性微环境(如生物、化学、物理等特性)及仿生策略,设计了系列智能微环境敏感纳米递药系统,并通过丰富的体内外数据系统证明了其优异的治疗效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血栓微环境响应型递药系统在溶栓领域的开发;“仿生纳米海绵”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佐剂样仿生纳米囊泡抗耐药菌感染研究;成孔毒素纳米“泡泡糖”增强抗菌治疗的研究
 
 
邀请报告人:
夏宇飞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个人简介:夏宇飞,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青年研究员。致力于基于临床批准材料构建蛋白/核酸递送系统及疫苗佐剂,在新冠重组蛋白疫苗、流感裂解疫苗、肿瘤疫苗及mRNA疫苗中均取得了显著优于商品化剂型的效果。先后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相关技术已经取得6项发明专利授权。入选了北京市科技新星、中科院青促会、中科院优秀青年团队等,曾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吴瑞奖学金、中国化工学会/京博优秀博士论文金奖、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一等奖、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毕业论文以及国际疫苗协会等多项奖励等。
报告题目:Adjuvanticity in a delivery perspective: Particulate emulsion for SARS-CoV-2 vaccinations
报告简介:为快速应对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基于已有剂型开发安全、高效的疫苗佐剂是一种理想的应对策略。作为最容易获得的佐剂,铝佐剂至今都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唯一批准使用的疫苗剂型。然而,由于其片状微凝胶结构,铝佐剂倾向于贴敷在树突状细胞(DC)的表面,而不会其内吞,进而难以影响抗原的内吞、胞内运输和交叉递呈。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颗粒化铝佐剂的策略,通过Pickering乳液将铝佐剂吸附在油水界面上,进而构建颗粒化铝佐剂乳液。(1)利用铝佐剂的微凝胶性质为乳液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制备稳定好、载量高的疫苗剂型。(2)通过铝佐剂紧密排布的油水界面提升DC的亲和性,促进抗原内吞、参与抗原的加工和递呈,引发DC的成熟活化和抗原的交叉递呈;(3)在动物实验中,与商品化佐剂对比,颗粒化乳液显著提升了SARS-CoV-2特异性抗体的分泌水平,并大大强化了T细胞的应答水平,同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并且,基于不同商品化铝佐剂制备的颗粒化乳液均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活化效果。本研究的顺利实施将为新冠疫苗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佐剂策略,进而更好地强化新冠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全球抗疫提供佐剂策略支持。
张凌宵
浙大城市学院
个人简介:张凌宵,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纳米生物医学,重点基于铝佐剂进行物化性质优化,应用于抗肿瘤、疫苗、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Nano Today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6篇。入选欧盟玛丽居里学者,曾获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多项奖励。任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客座编辑和Cancer Insight副主编。
报告题目:纳米铝佐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报告简介:镁铝水滑石(LDH)纳米铝佐剂,可由商业化铝佐剂Imject Alum经热水解获得,其化学成分与临床抗胃溃疡药物达喜一致。LDH纳米铝佐剂能够高效递送蛋白/核酸抗原,已证实能够有效辅助抗原来诱导毒性T细胞免疫应答,并抑制实体瘤生长。本报告将聚焦于LDH自身独特的物化特性和免疫活性,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剂,在肿瘤微环境重塑及抗肿瘤免疫治疗增强中的作用。
 
薛雪
南开大学
个人简介:薛雪,南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十大新锐科技人物。研究方向为纳米神经生物学及疾病诊疗,包括纳米材料在脑部疾病中的生物效应、诊疗及其机制研究。研究囊括多项人类重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药物成瘾、帕金森症等),以及多种机制的深入探索。近年科研成果主要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Molecular 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等学术期刊,并取得多项专利,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同时兼任Exploration及Current Drug Delivery副主编,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理事,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等。
报告题目: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调控中的作用研究
报告简介:生物膜脂质稳态失衡是神经系统疾病共有的病理特征,调控其稳态是治疗神经疾病的关键因素。我们致力于纳米颗粒跨生物膜屏障(BBB)后对神经生物膜脂质稳态调控的研究,通过设计一种半乳糖修饰的“三重相互作用”的纳米颗粒,利用禁食控制血糖变化的生物策略,增强其穿透BBB的能力,使颗粒靶向神经元并释放,达到逆转阿尔茨海默症的效果。在穿透BBB靶向脑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细胞膜直接作用的二维纳米材料,可有效调控神经生物膜脂质代谢,抑制神经元损伤,缓解帕金森疾病。
 
陈瑶
南开大学
个人简介:陈瑶,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药学院双聘教授、博导、国家优青。长期聚焦生物大分子的剂型工程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自然面上、天津市重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74篇,近5年来以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 Chem、ACS Catal、ACS Cent Sci、Chem Soc Rev 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1 篇(论文篇均IF>10)。论文他引超过3000次,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获批或申请中国专利20件、PCT2 件和美国专利3 件;2014 年获国家自费留学生奖,入选天津市高层次人才计划;任中国化工学会女科委委员,天津市化工学会理事等,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欧洲研究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
报告题目:生物大分子制剂工程
报告简介:作为新兴多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Organic Frameworks, COFs)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道可调、稳定性好、易于后修饰等优点,因而在生物化工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酶等生物分子是支撑生命系统运行的功能和分子基础,其在制药、催化、食品、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稳定性差、成本高、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而限制了其应用发展。基于多孔框架材料创建新型生物分子固定化制剂平台,可为生物分子提供支撑保护,同时也为生物分子的功能化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利用多孔框架材料负载生物分子制备的新型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生物催化活性、手性拆分性能和重复利用性。此外,基于多孔框架材料的新型生物制剂可使抗体等药物的热、化学及机械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为生物制剂和酶制剂的制备、储运和使用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金红林
华中农业大学
个人简介:金红林,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教授,2020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毕业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曾赴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癌症研究院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材料和肿瘤免疫治疗。主持各类项目15项(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在Science Advances、Nano Today、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ACS nano、JCI insight、Small、Biomaterials、和Theranostics等国际主流期刊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已获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曾获华中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卓越学者计划”,担任多本SCI期刊编委,以及30余种SCI期刊审稿人。担任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学分会首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学会老年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第一届肿瘤微环境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及湖北省科技厅权威专家库专家。
报告题目:生物仿生材料与肿瘤免疫治疗
报告简介:Immunotherapy is one of the most rapidest developing directions in the field of cancer therapy. However,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immunotherapy is low. The core of immunotherapy is the anti-tumor effector T cells, whose quantity, activity and versatility determin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anti-tumor immunity. T cells functions are regulated by interaction networks between immune cells cancer cells, and microenvironmental events, including the immune tolerance of DCs caused by the continuous exposure to tumor antigen; the presence of large numbers of immunosuppressive cells in th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such as TAMs and Tregs, the heterogeneity of tumor cells requires a rich specific T cell repertoire to clear all tumor cells. Based on these, we have developed a series of bioinspired and biomimetic materials based o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Melittin and radiation derivative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Particular emphasis has been given to the applications of radiation derivative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刘尽尧
上海交通大学
个人简介:刘尽尧,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四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项目获得者。2013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颜德岳院士课题组,随后于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Ashutosh Chilkoti及麻省理工学院-科赫肿瘤研究所Robert Langer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底回国组建课题组,围绕微生物活性材料的表面改性与功能调控及其在菌群调控、免疫调节与药物递送等领域的应用开展工作。担任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IF=10.435, Springer Nature)副主编,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Pharmaceutics客座编辑。曾获中美纳米医学与纳米生物技术学会Rising Star奖、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卓越影响奖、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等。研究兴趣主要包括生物医用高分子、微生物与菌群调控、药物递送与纳米医学,相关工作被MIT News、湖南卫视等媒体报道。
报告题目:细菌表面修饰与功能调控
报告简介: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庞大且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也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在免疫调节和维持体内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菌群紊乱与人体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细菌作为一种活性材料,具有基因操纵、快速增殖和特异性靶向等特点,为肠道菌群的调控与重构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基于活体细菌的菌群调控已成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疾病疗法的独特治疗方式。然而,细菌引入带来的毒副作用以及细菌无法在复杂体内环境中保持较高活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该领域的发展。基于此,我们通过表面纳米涂层,提出一种“单细菌包裹”策略,在不影响细菌活性的前提下减少细菌在体内产生的毒副作用,同时使细菌具有抵抗体内复杂环境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智能型纳米涂层,赋予细菌抵抗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及增强靶标部位定植等多重功能。与传统疗法相比,涂层细菌在治疗炎症性肠病、肠屏障损伤、及实体瘤等疾病方面展示出巨大优势。近期代表性工作:(1) SS Lin, et al, JY Liu*Sci. Adv. 2021, abf0677; (2) XY Wang, et al, JY Liu*Sci. Adv. 2020, eabb1952; (3) F Wu, et al, JY Liu*Nat. Commun. 2020, 4502; (4) ZP Cao, et al, JY Liu*Nat. Commun. 2019, 5783; (5) ZP Cao, et al, JY Liu*Nat. Commun. 2019, 3452.
 
王怀雨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个人简介:王怀雨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Smart Materials in Medicine杂志副主编/中国生物材料协会康复器械与生物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引用6300余次;一作/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Nat.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dv. Sci., Biomaterials, Small等权威刊物。
报告题目:黑磷纳米材料表/界面调控与生物医学应用
报告简介:黑磷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但其也还存在着自己的局限:未经修饰的二维黑磷降解速度过快,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往往未能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就已经被氧化水解。针对这一问题,报告人尝试从化学配位,高分子包覆等方式来调控二维黑磷的降解,并进一步探索其在抗菌、骨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秦蒙
北京化工大学
个人简介:秦蒙,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纳米药物递送。擅长从事交叉学科,融合材料化学、模式动物、分子生物的先进技术,围绕雾化纳米材料生物界面的问题,构建突破屏障的仿生纳米颗粒用于脑部、肺部疾病治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Biological Reviews 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3项。
报告题目:雾化吸入纳米剂型工程
报告简介:雾化吸入为药物直接递送至肺部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途径,仿生纳米技术在突破肺部生理物理屏障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本次报告围绕纳米颗粒表面性能问题,主要介绍1: 具有粘液穿透性的纳米颗粒递送多粘菌素B用于耐药菌肺炎治疗;2:雾化吸入纳米胶囊技术用于递送蛋白用于COVID-19;3: 自发荧光的P1星形聚合物实现慢阻肺的诊疗一体。
 
邓大伟
中国药科大学
个人简介:邓大伟,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导,博士(南京大学),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 “333工程”培养对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3/7)。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主任,曾任科技镇长团团长,科技部纳米专项(青年)会评专家,和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物相容性好的药用纳米材料合成、表征与生物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省部级基金七项,横向课题三项;在J. Am. Chem. Soc等发表SCI科研论文60篇。
报告题目:病毒状纳米粒子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
报告简介:在生物医药研究中,递药颗粒的设计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本报告,基于仿生策略,设计病毒状纳米粒子,作为多功能纳米递药颗粒。不仅增加了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取,而且为抗肿瘤策略联用提供新思路。
 
李雪
天津医科大学
个人简介:李雪,工学博士,讲师,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分子影像探针在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急性脑卒中、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治疗检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重点项目,天津市卫生局重点攻关项目,以一作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
报告题目:多功能纳米造影剂用于增强易损斑块MRI影像学特征的研究
报告简介:泡沫巨噬细胞的富集是推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易损性病变的主要因素。基于多功能纳米造影剂的影像学技术能打破普通造影剂在斑块内扩散不足及周围淋巴结非特异性聚集的限制,准确评估泡沫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从而有助于深入挖掘易损性病变的图像、信号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达到图像分级、定量评价、预测进展趋势的目的。
 
刘鉴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个人简介:刘鉴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药物放射性药代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纳米医用材料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及多模态分子探针研发。近年来发表包括Sci Adv,Angew Chem Int Ed,JACS,Adv Sci等在内的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获得授权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报告题目:多肽基纳米药物抗肿瘤研究
报告简介:传统化疗药物面临着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以及严重的多药耐药等临床问题,纳米药物的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多肽因其组成多样、生物相容性好及易于合成等优势受到关注。该研究设计了系列多肽序列,包载或共价连接药物后自组装为纳米结构,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柳文洁
中南大学
个人简介: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制药工程学士学位。2013年在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2014年在蒙纳士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进入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工作,同年入选中南大学“升华猎英”人才计划,现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喷雾干燥的功能性食品和药品颗粒的制备及功能性调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主要社会兼职:湖南省药学会药剂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关村玖泰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创新联盟早期临床/BE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基于喷雾干燥技术的缓控释微粒设计与调控
报告简介:传统方法制得的微粒通常存在不均一的问题, 直接影响微粒制剂的释药重现性和可预测性,并对其成型及释药机理研究提出了挑战。我们基于微射流喷雾干燥技术探索载药微粒的制备方法,解析干燥过程中微粒的成型机理及影响微粒功能性的关键处方/工艺参数,建立性质均一、成型机理明确、释药可控缓控释微粒的喷雾干燥制备策略。
 
魏岱旭
西北大学
个人简介:魏岱旭,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医学院教授,陕西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西安市科技专家、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合成生物学、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医用微纳米器件和智能递药系统、医学美容及化妆品、生物力学及空间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Advanced 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SMALL、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Nanoscale、Nanomedicine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共发表SCI学术论文32篇,申请专利18项,授权16项,参与主编学术专著2本,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地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曾参与中国航天重大项目“天舟一号”科学实验,相关科研事迹登上《中国日报》海外版(China Daily)、中国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和《走近科学》;曾获2019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现为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会员、中国化学学会会员、Smart Materials in Medicine 客座编辑、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青年编辑、热心肠智库专家,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公司科学顾问,西北大学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团队指导老师。
报告题目:天然高分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微球制备工艺、功能化设计及大健康应用
报告简介: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是一类由微生物合成的天然生物材料,其化学本质是高分子聚酯。前期的大量研究发现,纯化提取后的医用级P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是潜在的医学组织工程材料之一。本团队利用医用级PHA为原材料,探索制备不同尺度、形貌、功能的微球及类球形结构颗粒,并尝试进行医、药、食、护肤等多项大健康的应用。
 
徐菡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Particuology简介:
Particuology(《颗粒学报》)创刊于2003年4月。创刊主编郭慕孙院士,现任主编李静海院士。Particuology2020年度影响因子3.067,CiteScore: 5.1,已连续十一年在SCI化工类期刊中位列Q2区,是颗粒学领域三大期刊之一。
Particuology主要刊登国内外颗粒学领域在研究、工程和应用方面的前沿论文和综述,内容广泛涉及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生物、医药、食品等多个领域。十几年来,《颗粒学报》始终坚持“创精品与国际化”的办刊方针,一直保持60%国际稿源,70%国际审稿。是国内最早走国际化办刊路线的期刊之一。热忱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来稿!
报告题目:知己知彼,百发百中——从编辑实践角度谈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
报告简介:创新性和内容质量是文章的主命脉。但日常稿件处理过程中,因为写作不规范或对投稿细节处理不当而影响文章的处理周期甚至被拒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本报告将通过对编辑日常工作中典型案例的分析,带你了解编辑工作及其底层逻辑,帮助作者从编辑视角主动避险,助力优秀成果有效传播。
 
张福蓊
中国福建化学工程与科学技术创新实验室(清源创新实验室)
个人简介:张福蓊,男,福建省清源创新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福州大学外聘教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客座研究员。以粉体技术和微纳米材料表界面工程为研究方向,先后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和爱尔兰DPTC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目前已在国际著名的ACS:Nano、Appl. Mater. Today和Appl. Phys. Let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粉体技术领域顶级期刊Powder Tech. 5篇,Adv. Powder Tech. 2篇。作为技术负责人或骨干参与973子课题、欧盟Horizon 2020计划、Enterprise Ireland和阿斯利康制药集团(瑞典)资助等项目7项。担任Powder Tech.和Drying Tech.等知名期刊的特邀审稿人(入选审稿专家库)。先后获“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和“中科院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优秀论文等荣誉。
报告题目: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的药物颗粒缓释控制研究
报告简介:针对目前治疗COPD和哮喘类疾病的肺部干粉吸入药剂(DPI)存在的流动性差、给药效率低以及药物颗粒缓释效果差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的解决方法。通过流化床干法ALD工艺在药物颗粒的表面成功生长出均匀且致密的纳米级的氧化物陶瓷薄膜(如Al2O3、TiO2和SiO2),进而实现了对吸入药物颗粒的缓释控制和递送效率的双重性能优化。通过ALD进行的表面纳米工程在提供具有定制的药物释放和肺部给药特征的下一代吸入制剂方面非常有应用前景和竞争优势。
 
 
杨芳
东南大学
个人简介:杨芳,女,博士,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导。200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1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2014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目前依托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功能诊疗一体化药物递送系统和超声多模态诊疗的研究。已在Adv. Materials、ACS Nano、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J. Control. Release、Theranostics、Small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三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第二层次。
报告题目:信号递质气体微纳气泡及其诊疗应用研究
报告简介:近年来,医用诊疗纳米材料在医学影像、靶向药物递送以及生物效应调控方面已经成为纳米生物医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如何进一步实现影像监测下特定细胞乃至亚细胞层面的药物精准递送、原位合成与长时程调控,成为新型纳米材料设计构建与临床转化研究中的关键挑战。通过响应疾病微环境,调控生成一氧化氮、硫化氢等具有特定信号传导功能气体微纳气泡结构,可实现疾病的精确诊断与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