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分论坛:大气气溶胶前沿论坛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3日
组织单位: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论坛召集人:车慧正、黄宇、盖鑫磊、武云飞
征文范围:(1)气溶胶基本特性、监测与分析;(2)气溶胶环境气候健康效应;(3)环境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学术委员会(按音序排列):
曹军骥、车慧正、成天涛、崔嵩、丁爱军、邓雪娇、顾兆林、葛茂发、高健、郭新彪、黄宇、黄虹、何建辉、何咏基、韩月梅、孔少飞、李顺诚、李卫军、李刚、黎永杰、沈振兴、陶俊、王新明、王格慧、王体健、王雪梅、王祖武、修光利、向荣彪、颜鹏、于明洲、张仁健、张连众、张家泉、张美根、朱彬
论坛简介:主要围绕气溶胶污染与天气、地形和环境,气溶胶监测及污染控制技术,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及光学性质,气溶胶的健康效应及室内空气质量,有机和二次气溶胶,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及环境的影响等议题,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通过对当前大气气溶胶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加深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污染状况的了解,推进我国大气污染的基础研究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应用,加强相关领域研究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主题报告人 :
杜林
山东大学
个人简介:杜林,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基地班;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08-2013年先后在比利时鲁汶大学(KUL)化学系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大气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2014年任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2014年加入山东大学。现任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IGAC中国青年工作组成员,欧美同学会法比分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二次有机气溶胶和海洋气溶胶。截至目前发表SCI学术论文14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面上项目(3项),山东省杰青,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海洋气溶胶的产生和大气转化
报告简介:海洋气溶胶是大气中最丰富的天然气溶胶之一,对辐射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贡献。我们利用实验室自制的海洋气溶胶发生器模拟了海洋气溶胶的产生过程,并研究了不同有机物对海洋气溶胶产生效率,几何平均粒径以及颗粒形态等的影响。结合表面光谱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海洋气溶胶表面涉及的关键物理化学过程。
 
黄蕾
南京大学
个人简介:黄蕾教授,博导,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规划与管理系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获得者。主要从事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研究,结合了地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大气PM2.5颗粒物人体健康风险和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等当前热点的环境健康问题开展长期的观察跟踪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承担基金委创新群体、863 计划、水专项、环保公益专项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累计引用总数30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60余篇,包括 Nature Energy、PNAS、EHP、 ES&T 等国际顶级刊物;单篇最高他引800余次,4 篇ESI 高被引;授权软件著作权15项、专利1项。基于以上成果获3项省部级一等奖及1项青年科技奖。
报告题目:空气污染对江苏省小学生因病缺课的影响研究
报告简介:本研究收集自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中国江苏省 2,564 所小学693,081份因病缺勤记录,通过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检查六类主要空气污染物与小学生疾病相关缺勤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疾病相关缺勤数据表征的PM2.5、PM10、NO2、SO2及CO污染所致病例增加量分别比医院就诊记录数据高 47.8%、42.6%、44.6%、51.6% 和 48.7%。其中,O3对学习期间因病缺勤频繁(超过 5 次)的学生的健康风险显著增加。双污染物模型中,在控制其他污染物后PM2.5 所致因病缺课风险下降但持续存在,而PM10及O3浓度上升导致其他多种污染物健康风险增加。在所有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导致69.6% 因病缺勤。此外,六种空气污染物均与感冒相关缺勤显著相关,且除O3外流感季节上述关联更为密切。
 
李顺诚
香港理工大学
个人简介:李顺诚教授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化学工程系,一九八八年在国立台湾大学获得环境工程科学硕士学位,一九九四年在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获环境博士学位,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副系主任,臭味污染实验室主任,香港理工深圳研究院可持续城市建设研发中心主任。李顺诚教授已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30余篇,其中包括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ACP),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JG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E), Indoor Air,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高影响因子的国际期刊。H-Index为86(截止2021年9月)这些文章在相关研究领域被大量引用,并产生重要影响。李顺诚教授连续4年(2018-2021)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高被引作者,是全球环境科学领域顶尖科学家之一。
报告题目:中国碳质气溶胶研究进展
报告简介:碳质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化学组分,约占城市地区大气PM2.5浓度的20%~50%。碳气溶胶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碳酸盐(CC)。碳气溶胶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碳酸盐(CC)。一般而言碳酸盐占总碳气溶胶的比例约为5%,所以通常认为碳气溶胶由OC和EC组成。
 
李卫军
浙江大学
个人简介:李卫军,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曾获得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近年来还荣获中国颗粒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青年科学奖。他主要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纳米二次离子质谱等手段研究我国大气雾-霾及沙尘暴期间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从微观角度揭示颗粒物表面及内部的物理化学特性。近年来促进了大气环境化学和地球科学的研究融合,对国内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微观分析方面开拓了一些新的分析测试方法、开发数值模拟手段和研发了采样技术,为理解我国雾霾的气溶胶来源和老化、理化特性及形成机制在微观尺度上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目前,已获仪器发明专利5项(其中1项已产业化),2项软件著作权。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 GRL, ES&T(L), JGR, ACP等大气相关领域的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
报告题目:新冠疫情期间长三角超大城市大气细颗粒物对污染减排的化学响应
报告简介:空气污染问题是目前特大城市面临的最大的环境挑战之一。新冠疫情的发生为我们研究中国特大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观测结果表明,在我国长三角的特大城市——杭州市的新冠疫情管控期间,NOx浓度显著降低了77%,然而O3的浓度则升高了两倍;同时WRF-Chem模拟结果表明白天OH、HO2自由基和夜间NO3自由基的浓度也大幅增加,表明大气氧化性明显增强,能够分别促进日间的气相反应和夜间的多相化学反应。我们对PM2.5的化学组分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新冠疫情期间大气氧化性的增强导致NOx和SO2向NO3和SO42−的转化率明显升高,部分抵消了一次减排导致的PM2.5浓度的降低,但是PM2.5的下降幅度依然达到50%,特别是NO3下降幅度达68%。此外,气溶胶铁作为影响海洋生态和人体健康的重要金属元素,我们也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疫情管控期间总铁的浓度大幅下降了78%,但是疫情管控期间大气氧化性的增强导致酸性物质的生成能力提高,间接地导致了气溶胶中铁溶解度的升高。PM2.5组分分析结果显示NO3和总铁的下降程度与机动车在途量的降低(81%)吻合较好,揭示出在杭州市正常的大气污染条件下,机动车排放是特大城市中PM2.5的主要贡献源之一。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有效控制机动车排放来减轻特大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提供了依据。
Fig. 1 A conceptual model illustrating the mechanisms of PM2.5 chang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VID-19 lockdown in megacity Hangzhou.
 
 
刘丹彤
浙江大学
个人简介:刘丹彤,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研究领域为大气颗粒物理化性质,云和气溶胶相互作用机制。在碳质气溶胶光学性质,云粒子活化,及其在大气中演化和移除过程等方面做出独创性研究。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 (一作/通讯37篇包括Nature Geoscience, GRL, JGR, ES&T, ACP等),总引用3500余次,研究成果被EGU和AGU亮点报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云降水物理研究和云水资源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等任职。曾获曼彻斯特大学杰出研究员(2017),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2019)。
报告题目:大气颗粒物测量的前沿技术和联用实例
报告简介:本次报告将介绍大气颗粒物的部分前沿测量技术,并通过实例介绍这些技术的联合使用以全方位界定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孙业乐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个人简介:孙业乐,博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随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大气污染的来源、理化特性、生成机制和健康影响,城市边界层理化结构和大气污染相互作用等研究。任Current Pollution Reports, AAS, 大气科学和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编委。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H-Index 60。曾入选2019,2020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地球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报告题目:华北乡村地区气溶胶理化特性及生成机制研究
报告简介:我国空气质量近些年大幅改善,然而华北乡村地区尤其是秋冬季,重污染仍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地区气溶胶来源和生成机制,我们利用气溶胶质谱等仪器先后在河北固城秋冬季开展了两次观测并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报告将主要讲述固城观测期间不同粒径之间的组分差异及其原因,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变化、挥发性及其生成机制等。
 
谭羽俊
中山大学
个人简介:Tham Yee Jun(谭羽俊),于2017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加入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开始博士后的工作, 2020年12月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副教授正式加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主要从事大气活性卤化物化学演变及其影响研究。目前已发表30余篇高水平学术期刊,包括Scienc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PNAS),Atmospheric Chemistry & Physics(ACP),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MT),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 (JGR),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STOTEN)等。
报告题目:大气活性碘化物的非均相演化
报告简介:碘化物于气溶胶表面发生的非均相反应会影响对流层臭氧的寿命这一假设由来已久,但其机理在过去并未得到清晰的阐释,并且一直缺乏外场观测证据。本研究实现了对于次碘酸(HOI)的直接大气观测并且对中纬度海岸环境卤素互化物的非均相循环反应(即ICl和IBr)的机理进行了解释。我们的发现为活性碘化物在海洋气溶胶的自催化反应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外场证据,并说明了其对海洋大气氧化能力与新粒子形成的重要影响。
 
唐明金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个人简介:唐明金,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7年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2020年获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自2017年起担任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副主编,2020年获第18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第8届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研究方向为气溶胶化学与地球化学,主要关注矿质气溶胶的大气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气候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目前已在Chemical Review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和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70篇,其中30多篇为第一或通讯作者。
报告题目:大气颗粒物的冰核活性及非均相反应的影响
报告简介:本研究自主搭建了一台用于测量大气颗粒物冰核活性的液滴冻结装置,并使用该装置测量了几种大气颗粒物的冰核活性;测量结果与其它研究有着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使用该装置测定与NO2非均相反应前后钾长石和亚利桑那沙尘的冰核活性,发现NO2的非均相反应可显著降低钾长石与亚利桑那沙尘的冰核活性。
 
薛丽坤
山东大学
个人简介:薛丽坤,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和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申请或授权专利10余项,论文据WoS统计被引用3800余次。担任SCI期刊《Air Quality, Atmosphere & Health》副编辑、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副秘书长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报告题目:SO2减排背景下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理化性质的变化
报告简介:SO2是大气颗粒物新粒子生成、增长和二次气溶胶生成的重要前体物。自2006年以来,我国人为源SO2排放量显著下降,势必对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成核及增长产生影响。本报告将基于泰山、济南和青岛三地的历史监测数据,分析SO2减排背景下华北地区大气PM2.5化学组成、新粒子形成、增长及其气候效应的变化,并评估SO2减排的影响。
 
邀请报告人:
成天涛
复旦大学
个人简介: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专业委员会会员,2018-2023年河南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鉴定中心专家。2008年获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资助,2013年获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资助。主要从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气溶胶及气候变化、大气化学与城市大气污染、大气辐射与大气遥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重点项目、上海市基础重点重大及国际合作项目等项目,另参与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研发计划、上海市高原高峰计划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2008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2013年获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青年科学家奖’。2007年获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奖(第3),2009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4)。2014年,中国科协第28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共同执行主席。
报告题目:大气低能见事件变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报告简介:Low-visibility events (LVEs, e.g., haze, fog, mist) in China have comprised a high proportion of weather phenomena in past decades.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LVEs, we chose the Chinese coastland as a sensitive area to examine the long-term trend of LV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using in-situ meteorological and reanalysis data for 1980-2017 as well as climatic indices. We employed a stricter definition of fog and haze, and emphasized the events occurring on the short time scale (less than one day). In general, the LVEs over the north coastal areas were found more serious than those over the south. Higher frequencies of LVEs were observed in ports possibly induced by local ship emissions. The numbers of fog and haze days exhibited almost opposite temporal variation patterns, and the transition of haze days towards fog days occurred around 2004.
 
戴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个人简介:主要从事气溶胶模式发展和资料同化研究。在ACP、JAMES、AAS等国内外主流期刊已发表第一/通讯作者学术论文20余篇,实现相关科技成果转化1项;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受聘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和东京大学特任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科学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报告题目:气溶胶资料同化研究
报告简介:基于局地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方法,构建了复杂网格高分辨率全球模式NICAM和区域模式WRF-Chem气溶胶资料同化系统, 利用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葵花-8号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星载激光雷达气溶胶垂直观测资料显著提升了模式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气溶胶分析和预报结果,实现了气溶胶源排放的动态更新。
 
郭明志
河海大学
个人简介:郭明志,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17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环境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环境功能材料、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工程新材料相关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旱情判别与应急抗旱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子课题共同负责人),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截至2021年10月,已在工材和环境领域主流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6篇(中科院一区24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400,Google Scholar引用1100余次,发表7篇国际会议论文,并参与编写3本论著的3个章节;已授权香港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中国实用新型授权1项;以第二完成人身份获得香港绿色环保建筑优胜奖1项;现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建筑固废学术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纳米Bi4Ti3O12/贵金属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NO降解机制
报告简介: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够利用太阳光提供半导体激发能量,去除大气低浓度污染物。针对大多数光催化剂可见光的利用率低、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高、催化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Bi4Ti3O12 纳米片,并通过光沉积方法制备不同贵金属负载的Bi4Ti3O12 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研究可见光下NO 降解效果,揭示光催化降解NO的反应机理。
 
胡伟
天津大学
个人简介:胡伟,博士,副教授,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大气微生物与大气过程、气溶胶物理与化学等。近年来主持NSFC项目2项和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NSFC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地方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tmos. Chem. Phys., Environ. Int., J. Geophys. Res. Atmos.和Biogeoscienc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5篇。
报告题目:超大城市北京和天津市区生物性冰核颗粒物特性
报告简介:生物性冰核颗粒物(BioINPs,如细菌、真菌孢子、花粉等和蛋白类等生物大分子)影响云和降水的形成,从而调节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然而,目前对城市地区大气BioINPs 的认识仍然不足。本研究于2019年夏季采集超大城市京、津市区气溶胶样品,利用PKU-INA装置并结合生物、化学和物理处理等分析了大气中总INPs、BioINPs、细菌INPs和大分子INPs的浓度和组成特征。
 
孔少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个人简介:孔少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大气污染源排放监测与定量表征,在源成分谱和排放因子测试、组分清单构建和模拟等方面开展持续研究。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分会委员、湖北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面上等。发表论文142篇,其中SCI 102篇(H指数为31),一作/通讯SCI 49篇(热点论文1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获批专利6项。获得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中国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湖北省环保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10)、校十大杰出青年;入选湖北省青年讲师团,2020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爱思唯尔中国金色开放获取高下载论文学者(2020年度)。
报告题目:基于校正后的在线监测钾离子动态约束黑碳气溶胶来源新方法
报告简介:黑碳气溶胶的吸收Ångström指数(AAE)是表征其吸收性随波长变化依赖性的指数。前人研究通常默认AAEbb=2和AAEff=1,导致黑碳来源识别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报告耦合源排放颗粒物成分谱、源排放BC吸光性和在线元素碳实时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校正后K+对最优AAE组合进行动态约束,对BC来源解析予以优化的方法,评估了该方法对BC解析结果的改进程度。
 
李海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个人简介: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师从国际知名气溶胶研究领域专家李顺诚教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龙山计划”高层次引进人才。研究工作包括典型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监测溯源、利用环境舱模拟二次污染物的形成机制及环境影响与纳米催化技术为核心的“空气污染主动控制”及其在空净器件示范应用的协同研究。近五年在 ES&T、ACB、STE、AE 等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正在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科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主题计划等6项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示范应用于西安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格力集团空净系统研发及国际著名商用净化器制造商芬兰LIFA Air室内空净器研发等多项空气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中。荣获2019年中国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2020年江苏省“双创博士”和2021年南京市留学人员择优资助和紫金山英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
报告题目:大气纳米颗粒非均相反应过程
报告简介:工业窑炉生产和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 ENPs)的广泛应用会向大气环境中持续排放出大量纳米颗粒物,由于纳米颗粒物界面因具有高表面自由能而可吸附污染物,这一过程将导致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之间的分配、迁移和传输。 界面中表面原子构成的微观结构或团簇可成为某些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从而影响污染物的转化过程。同时,在纳米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过程对于颗粒物生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大气中存在的纳米颗粒物微界面过程是大气环境地学和环境污染控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环境化学研究的前沿。 大气非均相反应是重要的环境微界面过程之一,其可影响重要痕量气体的源与汇、颗粒态污染物的大气迁移转化过程,还可改变大气颗粒物本身的表面组成、结构、形貌和性质,进而产生重要的环境效应。这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大气颗粒物环境效应的不确定性。例如通过和二甲胺或氨气的非均相反应,大气纳米颗粒可改变其组成成分及生长,但目前对于大气纳米颗粒物的非均相反应机制仍不清楚。
 
李庆
复旦大学
个人简介:李庆,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7年加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开展独立工作。主要研究燃烧源气溶胶及其前体物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健康效应。发现了大气中磁性纳米颗粒物的来源及其形成机制;发展了气溶胶有机指纹图谱的非靶标甄别方法;提出了基于排放源气溶胶毒性效应的精准减排理念。在Nature Energy, ES&T, ES&T Lett, GRL, JGR, APL等SCI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
报告题目:基于源排放气溶胶毒性效应的污染减排
报告简介:大气PM2.5是组分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对PM2.5组分的认知还远不能解释其毒性效应和健康危害。本研究从大气污染产生的源头进行探索,以实际燃烧源气溶胶为研究对象。发展出同步甄别气溶胶极性与非极性关键组分指纹图谱的方法,筛查出气溶胶中关键毒性化学组分;揭示出燃烧源气溶胶毒理效应与其对应关键化学组分的贡献;进一步结合排放清单和空气质量模型,提出基于PM2.5健康风险的精准大气防治理念。
 
聂玮
南京大学
个人简介:聂玮,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导,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入选南京大学“仲英青年学者”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高质量的观测试验研究大气氧化性及气溶胶二次生成,尤其关注非均相化学和氧化态有机物的形成,在Sci. Adv.,ES&T,ACP等领域一流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引用4000余次。
报告题目:中国东部地区的氧化态有机物生成及特征
报告简介: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影响气候并造成健康风险。氧化态有机物(OOMs)是联结挥发性有机物(VOCs)氧化和SOA生成的关键中间产物,但相关认识非常有限。本工作在南京、上海等地区针对OOMs进行了广泛研究,指出人为源VOCs是我国东部地区OOMs的主要来源,但生物源VOCs亦有显著贡献。人为源与自然源相互作用对SOA生成影响显著。
 
沈国锋
北京大学
个人简介:沈国锋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新体制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环境地学,主要关注区域能源消费及其环境效应,围绕居民生活燃烧源气溶胶排放、颗粒物污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等开展了系列基础研究工作。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专题,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子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目前担任国际杂志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副主编,Sustainable Horizons副主编,Biomass & Bioenergy杂志编委,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杂志青年编委,国际标准组织ISO TC 285工作组专家,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环境分会的农村室内环境与健康组副组长。
报告题目:生活源排放对室外和室内细颗粒物污染的影响
报告简介:空气污染仍是威胁人群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生活源燃烧过程由于燃烧效率相对较低,缺没有末端治理措施,因此其一次细颗粒物和有机碳等不完全燃烧排放产物的释放量大,排放贡献高,且影响面广。同时,其能直接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从而极大地影响人群健康。本报告基于入户调查、排放测试和模式模拟工作,分析了生活能源结构的特征及变迁,量化讨论了生活源排放对室外细颗粒物污染的贡献,及对室内颗粒污染的影响,讨论了生活源排放通过影响室内外空气质量而造成的健康风险。
王志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个人简介:王志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作为核心成员研发了我国自主的包含较完整气溶胶气候效应的全球气溶胶/大气化学-气候双向耦合模式,在气溶胶强迫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机理、人为气溶胶减排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被Nature杂志作为研究亮点报道。
报告题目:CMIP6模式中不正确的亚洲气溶胶趋势对区域气候变化归因和预估的可能影响
报告简介: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的气候模拟和预估数据是气候变化相关研究重要的基础数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最新的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几乎所有气候模式对2006年以来亚洲气溶胶光学厚度趋势的模拟存在明显偏差。如此的偏差会给基于CMIP6数据的过去十多年亚洲区域气候变化的归因和近期气候变化的预估带来明显影响。
 
谢晓峰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个人简介:长期专注于光催化材料构-效关系及催化降解特性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推广。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STS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等二十余项,金额累计3000余万元。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Environ. Sci. Techno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撰写发表英文专著Current Developments in Photocatalysis and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Chapter 7一章。申请专利22 项,获授权17 项。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推出一系列基于光催化应用的新产品,完成功能涂料、瓷砖洁具、自清洁玻璃、改性高分子薄膜等工程几十项,涂覆面积超过1000万平米。担任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获得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苏北发展特聘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等称号。
报告题目:高效去除典型大气VOCs的纳米材料合成技术与应用研究
报告简介: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高效降解开发纳米氧化钛基光催化涂层材料,抑制二次气溶胶SOA生成。选择典型VOCs进行光催化降解机理研究,并设计制备多种新型纳米光催化材料,进行规模化生产和示范应用,评估其对环境净化的实际效能,促进光催化技术在大气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叶建淮
南方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叶建淮,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随后于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从事大气化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6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气污染物化学传感观测、大气有机气溶胶理化性质表征、污染物形成机制及其健康效应研究等。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大气环境领域知名期刊共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评Camille & Henry Dreyfus Postdoctoral Fellow (2017)、大气化学学术研讨会新兴科学家(ACCESS XV, 2019)、NSERC Postdoctoral Fellow (2020, Top 1 in Earth Sciences)。担任2022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on Biogenic Hydrocarbons and the Atmosphere青年会议(Gordon Research Seminar)主席。
报告题目:大气二氧化硫非均相氧化及其对有机气溶胶光学性质的影响
报告简介:单萜类化合物的臭氧氧化是大气植物源有机气溶胶(BSOA)的重要贡献源。本研究揭示了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可以与Criegee自由基以及大气有机过氧化物相互作用协同生成硫酸盐和BSOA。实验检测到了大量有机硫化物,为解释外场观测中有机硫化物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二氧化硫在改变BSOA化学性质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其光吸收特性,对气溶胶气候效应有着潜在影响。
 
庄炳亮
南京大学
个人简介:庄炳亮,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颗粒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东亚地区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及与东亚季风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大气成分、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辐射强迫的观测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南京大学国际合作项目1项。以课题研究骨干身份参加国家973课题、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荣获奖励4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发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方面的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H-index为24。所发表的SCI 论文被Web of Science 引用1200次以上,其中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及其与季风相互作用的论文分别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和美国大气化学研究未来委员会、大气科学和气候委员会、地球和生命研究司、及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联合撰写的年度报告引用。
报告题目:气溶胶混合状态在其与东亚夏季风相互作用中的影响研究
报告简介:大气气溶胶对区域气候变化、大气环境、人体健康等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气溶胶气候和环境效应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中气溶胶的混合状态是引起这一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为了评估气溶胶混合状态在其与东亚夏季风相互作用上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完善的区域气候-大气化学在线耦合模式研究了东亚地区不同混合状态下主要人为气溶胶与夏季风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地区气溶胶浓度高、成分复杂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占比超过了10%,因此在气溶胶的直接效应评估中必须考虑其混合状态。但由于缺乏实际观测的支撑,对东亚地区气溶胶混合状态、特别是参与混合的气溶胶比例的认识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假设了气溶胶的三种混合状态:分别是外部混合、完全内部混合和部分内部混合。研究发现,由于气溶胶混合状态的不确定,可导致估算的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有0.27的差异,从而使得估算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符号发生了变化。在气候系统的调节下,混合状态对气溶胶气候效应的影响较之气溶胶光学和辐合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弱。总体而言,东亚地区气溶胶的直接效应有利于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发展,由此可进一步加剧区域大气污染水平,从而形成正反馈的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虽然不会因为气溶胶的混合状态而发生改变,但会随着参与内部混合气溶胶比例的升高而越发显著。气溶胶混合状态可造成东亚夏季平均的低层大气温度、云量、降水和气溶胶柱含量的响应变化分别达到13.3%、7.1%、66.67%和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