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五四百年·革命先行者

五四运动与早期的中共党员

2019年05月06日09:33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五四运动与早期的中共党员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青年李达。

王尽美。

《湘江评论》创刊号。

文\本刊特约撰稿 陈立超

100年前的中国青年,面对着一个急骤变化的时代。时代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和舞台,各种西方思潮得以密集传播,许多先进青年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得到锻炼并不断成熟。毛泽东、李达、王尽美、陈谭秋,这些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都是从五四运动实践中得到锻炼而成长成熟起来的。五四运动实践的经历,提供了一个政治家最早的素质训练,让他们最终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和中国革命的中坚。

A

爱国青年成为

马克思主义者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分子又一次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介绍和传播国外的各种新思潮,并从中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各种新方案。他们在反复进行分析、实验、比较和探求后,开始选择了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以后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就是其中的先觉者。

五四运动爆发时,开国领袖毛泽东年仅26岁,此时的他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不到一年,刚刚结束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返回长沙不久。

五四运动的消息很快震动了全国各地。5月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回湖南联络,向毛泽东、何叔衡等介绍了北京学生运动的情况,商量改组现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以便发动湖南学生响应北京的爱国运动。据新民学会会员蒋竹如回忆:“5月23日晚上,我正在一师十三班的自习室里复习功课,忽然毛泽东同志把我叫了出去。并告诉我:北京派来了两个代表……现在要商量一下怎样响应北京的学生运动。”5月28日,湖南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6月3日,在学联的组织下,长沙20所学校学生统一罢课,并向北京政府提出了拒绝巴黎和约、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六项要求。

毛泽东一直站在运动的前哨,成为运动的积极组织者和领导者。为了开展湖南的革命运动,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维护他们的革命热情,也为了发表自己的政见,湖南学生联合会和毛泽东觉得,在长沙办一个刊物很有必要。由此,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的创刊号出世了。“创刊宣言”由主编毛泽东亲自撰写,用较大一号的字排印,几乎占整个第一版的篇幅。这篇文章的立意新颖,热情奔放。在当时“世界革命”呼声和“人类解放”运动的影响之下,毛泽东曾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这一时期,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先后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文章。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他写道: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8月中旬,《湘江评论》第五期刚刚印出,便遭到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查禁,罪名是宣传“过激主义”,被迫停办了。湖南学联也同时被强行解散。毛泽东和学联的工作人员搬到岳麓山湖南大学筹备处住下,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19年底,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这次他特意拜访了李大钊,向他汇报了湖南青年运动的情况。李大钊为进一步引导毛泽东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特意向他推荐了一批有关共产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中文书籍。李大钊推荐的这些书,对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促使他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一次在北京时毛泽东已经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此次赴京更坚定了他对这个伟大学说的完全的信仰。从这时起,他就毫不犹豫地、大踏步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大道。次年,毛泽东就主持创建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他后来在自述中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B

掀起宣传社会主义的浪潮

五四运动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这是一次影响极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思想解放的先河。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冲破了旧思想的罗网,寻找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在别的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李达就是五四运动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

1919年5月4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达正在日本留学,这一年他29岁。6月,他得知五四运动的领袖陈独秀被捕,立即赶写了《陈独秀与新思想》一文寄回国内发表。他在文中充满信心地写道:“顽固守旧思想的政府能捕得有‘新思想’‘鼓吹新思想’的陈先生一个人,不能捕得许多有‘新思想’‘鼓吹新思想’的人。纵使许多人都给政府捕去,那许多人的‘精神’还是无恙的。”

五四时期,全国掀起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社会主义思想运动。李达积极投身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中,成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旗手。1919年6月18日和19日,李达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公开发表了《什么叫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目的》两篇文章。文章初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原理,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的必然性。他指出“社会主义有两面最鲜明的旗帜,一面是救济经济上的不平均,即消灭经济上的剥削,一面是恢复人类真正平等的状态”。这两篇文章引导了许多五四青年投身社会主义运动。

为了及时而系统地在国内传播马克思主义,李达还抓紧时间翻译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至1920年夏天,他分别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本书。这些书籍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1921年5月前后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在当时国内马克思主义著作非常缺乏,不少先进分子包括某些早期共产主义者还缺乏直接阅读外文书籍条件的情况下,这三部译著的出版,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后来在评价李达时说:“你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创建中国共产党,你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你还是一直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这块阵地,这也是很了不起的。”

C

青年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五四运动推动了当时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学生冲出校园,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参与社会改造实践。大批青年学生脱下校服,融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认识到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他们中间也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山东地方党组织最早的缔造者和领导者。1919年时他年仅23岁。五四运动开始后,王尽美和北园分校的同学们参加集会、游行,组织罢课并联络济南其他学校的学生建立反日爱国组织,开展街头宣传。他身穿校服,胸前斜披书有“还我河山”大字的白布条,站在群众中间慷慨陈词。5月23日,在济南学生联合会的组织和领导下,济南中等以上21所学校举行总罢课。王尽美还起草了《罢课宣言》。

6月上旬,山东当局为防止学生运动扩大,决定提前放暑假。王尽美等人又组织一师与济南各校学生开展了抵制日货斗争。他们重新调整了学生组织,并组成23人的评议会。学生们号召“不买日货,不穿洋布,不坐汽车,不乘日本管辖的胶济铁路火车”,并分组到城关、商埠和市郊商店稽查日货。王尽美等人还带头在济南各校成立国货贩卖部。当时,驻济南日军和日侨吃的粮食主要靠北园一带供应。为断绝日本人的粮食,王尽美等人组织一师与济南各校学生,联合北园爱国人士发动北园民众把通往市区的道口、桥梁全部堵住,切断了日本人的大米供应。他还亲自动笔,写了一首歌谣:“穷汉白劳动,财主寄生虫。人穷并非命,世道大不公。农民擦亮眼,革命天才明。”

在五四运动中,王尽美深深感到群众运动的巨大力量。1919年下半年,他作为代表来到北京,接触到李大钊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据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始人之一罗章龙回忆:我领他到北京大学图书馆、教师和学生宿舍等处转转看看,还去看了一些外面来旁听的学生,同时向他介绍了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情况。1920年夏秋之际,王尽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于1921年春在济南成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责编:王珂园、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