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颗粒学会!

中国颗粒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小颗粒,大健康”新冠肺炎主题系列线上科普活动-第6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8日 来源:中国颗粒学会

11月8日下午,由中国颗粒学会主办,中科协科普部支持的“小颗粒,大健康”新冠肺炎主题系列线上科普活动-第6期成功举办。

 

本系列活动邀请到了多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冠肺炎的溯源、传播、防控、治疗、疫苗、心理健康等话题展开,旨在向社会公众普及新冠知识、分享研究进展、提供交流平台、弘扬科学精神。

 

第6期活动是获得了中国颗粒学会吸入颗粒专业委员会鼎力支持的特邀专场。本场共邀请到了3位吸入颗粒、吸入给药领域内专家,由专委会主任毛世瑞老师和业务部张慧如共同主持,通过线上直播报告、交流的形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普交流盛宴。活动联合了科研云通过B站、微信视频号、百度、知乎、斗鱼等平台进行直播,同时与蔻享、邃瞳科学云、仪器信息网和分析测试百科网等多家学术平台合作同步播出。据不完全统计,本期活动吸引了超过3万观众在线观看、互动。

 

活动伊始,毛主任为大家介绍了本期活动的第一位报告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李劲松老师

 

 

李劲松教授是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环境生物安全仪器和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安全分会会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颗粒学会吸入颗粒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老师主要从事空气微生物学、生物安全、生物气溶胶采样和监测技术装备等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也研究生物设施对环境影响的生物危害评价。主持2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实验室生物安全项目首席专家;研发多种生物气溶胶实验、采样、监测等装备,主编了四项国家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共3项。

 

 

李老师的报告题目是“颗粒与空气传播感染”。报告细致清晰、深入浅出地为观众介绍了颗粒的概念、组成成分、危害性,人体的呼吸道结构与呼吸道感染机理,以及空气传播感染与颗粒的关联等内容,其中呼吸道的层级结构和不同呼吸道活动对产生颗粒大小的影响令人印象深刻。报告不仅通俗易懂地使观众了解到许多专业的概念,也获得了许多实用的防控知识。

 

互动交流环节,观众们热情地提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例如“病毒的传染性是由个人身体状况和产生的飞沫大小直接决定的吗”、“可以人工干预气溶胶颗粒使之沉降来降低其对健康的危害吗”、“接触、消化道、媒介生物感染的传播原理和防控方法是什么”等等,李老师分别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李老师表示,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方案去人工干预气溶胶颗粒沉降,主要是因为技术手段复杂、成本较高;戴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仍旧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防控方式。

 

接下来,既作为主持人也作为本期活动的第二位报告人,来自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的中国颗粒学会吸入颗粒专委会主任,毛世瑞老师,进行了简要的自我介绍。

 

 

毛世瑞老师是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缓控释学会会士(Fellow of CRS), 日本药剂学会国际会士,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药剂学课程负责人,担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颗粒学会吸入颗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AJPS)副主编等。2019年荣获日本药剂学会授予的“国际女性科学家”荣誉称号。

 

毛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黏膜递药系统(主要包括肺部吸入药物递送系统、鼻腔脑靶向递药系统,眼部缓释递药系统、大分子口服吸收等)、粉体学及基于新机制的口服智能缓控释递药系统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多项国内及国际纵向、横向课题研究。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载论文110余篇,主编了国内第一本药剂学教材英文版。

 

 

毛世瑞老师的报告题目是“新冠肺炎的吸入疗法”。报告为观众们系统生动地介绍了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主流治疗方法,以及吸入给药的历史渊源和经典案例分析,兼顾学术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同时又通俗易懂,使观众们对吸入给药这一对大众而言相对新颖的领域有了更深入完善的了解。

 

互动交流环节,许多观众们都积极地提出了所关心的问题,例如“吸入疗法有无副作用、副作用有多大”、“筛网雾化器为什么能实现肺部沉积的提高”、“什么药物可以使用吸入疗法、什么药物不能,是如何决定的”等等,毛老师为观众们作了细致的回答。毛老师表示,吸入疗法相较其他的给药方式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见效快等一系列优势,但使用时需遵照医嘱及产品说明书,注意正确的吸入技巧、严格掌握好吸入的药量。

 

最后,毛主任为大家介绍了本期活动的第三位报告人,来自南京白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沈丹蕾老师

 

 

沈丹蕾老师是医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和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任南京白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过去的30多年中:8年临床医师(呼吸领域),5年国际制药GSK吸入药物临床研究与应用,14年国际吸入给药递送装置Aptar Pharma吸入给药装置-鼻递送装置,pMDI递送装置技术应用与推广。

 

沈老师在吸入装置,吸入药品包装以及对吸入药物相关法规政策质量技术标准上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接受过完整的FDA/EMA吸入产品的法规学习和培训,专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市场调研以及吸入药物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培训(FDA/EMA/USP/CFDA)和药典标准,重点在吸入制剂质量研究和体外测试研究。目前担任亚洲吸入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和全国吸入给药联盟主席,中国颗粒学会吸入颗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沈丹蕾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报告题目是“雾化吸入式疫苗-吸入装置的选择和体外研究方法建立”。报告为观众们详尽地介绍了吸入式疫苗的免疫机理、装置选择及体外研究、测试方法的建立,从吸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到当前雾化吸入式疫苗的研究、测试和市场化进程,使观众们对于雾化吸入式疫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期待着它大规模市场化的那一天。

 

互动交流环节,观众们纷纷提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例如“雾化吸入式疫苗和注射式疫苗效果一样吗”、“雾化吸入式会取代传统注射式吗”、“雾化吸入式疫苗对气溶胶粒子的尺寸有什么要求”、“疫苗雾化和药物雾化对粒径大小的要求有什么不同”等等,沈老师一一为观众们进行了解答。沈老师表示,雾化吸入式疫苗相较于注射式疫苗具有很多独到的优势,临床研究及试验还在进行中,距离实现市场化还有一定距离,而传统注射式目前来看依旧是不可替代的,日后的疫苗接种方案可能会雾化吸入式与传统注射式并行。

 

活动结束后,主持人为提出优质问题的观众及部分提交了反馈意见的幸运观众发放了精美礼品。

 

作为“小颗粒,大健康”新冠肺炎主题系列活动的第6期,本次吸入颗粒专业委员会特邀专场的线上科普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期活动,既了解到了颗粒学、生理学、药理学和吸入给药等领域的前沿知识、研究现状和进展,也对广泛存在的一些疑问有了科学理性的认识,可谓是满载而归。

 

中国颗粒学会有幸邀请到多领域的专家参与“小颗粒,大健康”新冠肺炎主题线上科普,既是为科研、科普工作者和大众搭建了一架沟通的桥梁,也是激发大众科学热情、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一步。

 

“小颗粒,大健康”,与您相约相伴。思维碰撞火花,星火燎原天下。疫情终有一天会过去,但我们对健康的追求、对世界的好奇、对科学的探索却未曾止步。

 

从10月19日第一期开播至今,一共六期的新冠肺炎主题系列线上科普活动,到这里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老师们的鼎力支持,感谢各家学术平台的大力支持,也感谢所有观众朋友们的关注和参与!

 

新的新冠主题科普活动目前已在谋划筹备中,敬请期待。让我们与专家携手,共同战“疫”!具体动态请您持续关注中国颗粒学会的官网及公众号。

 

本系列活动的部分录屏将陆续在中国颗粒学会官方B站账号“颗粒世界”发布。如果您错过了直播或想要重温精彩内容,也可以来B站观看哦~